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5.00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鍾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縣名。參見「鍾山縣」條。
鍾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廣西東隅賀江上游富川江流域。境內地勢平坦,農產有米、麥、花生等。礦產以錫、鈾著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集、集中。如:「鍾愛」、「一見鍾情」、「情有獨鍾」。
盛酒的器具。亦指酒杯。如:「酒鍾」、「琉璃鍾」。
量詞。古代計算容量的單位。一鍾約等於六斛四斗,因時代或有所不同。如:「千鍾粟」。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陸地高起的部分。如:「高山」、「青山」、「山峰」、「山丘」、「山岳」、「山脈」。
草木皆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堅1>與苻融2>登城而望王師3>,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4>上草木,皆類人形,顧5>謂融曰:「此亦勍敵6>也,何謂少乎!」憮然7>有懼色。初,朝廷聞堅入寇,會稽王道子以威儀鼓吹求助於鍾山之神,奉以相國之號。及堅之見草木狀人,若有力焉。 〔注解〕 (1) 堅︰苻堅(西元338∼385),字永固,氐族。任用王猛,修明國政,為五胡中最強盛的國家。猛卒,大舉侵晉,與謝玄等戰於肥水,大敗而還,後為姚萇所殺。 (2) 苻融:苻堅之弟。生卒年不詳。 (3) 王師:指晉朝軍隊。 (4) 八公山:山名。地在今安徽省鳳臺縣東南肥水之北。 (5) 顧:回頭。 (...
嘆為觀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嘆觀止矣注音︰ㄊㄢˋ ㄍㄨㄢ ㄓˇ |ˇ漢語拼音︰tàn guān zhǐ yǐ釋義︰猶「嘆為觀止」。見「嘆為觀止」條。 01.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中》:「游滬者得未曾有,無不歎(嘆)觀止矣。」 02.清.錢泳《履園叢話.卷一八.古蹟.石鍾山》:「余生平所歷佳山水,若江寧之燕子磯,鎮江之金、焦兩山……皆不足奇,得此而嘆觀止矣。」 參考詞語︰觀止之嘆注音︰ㄍㄨㄢ ㄓˇ ㄓ ㄊㄢˋ漢語拼音︰guān zhǐ zhī tàn釋義︰猶「嘆為觀止」。見「嘆為觀止」條。 01.清.歸莊《尋花日記.卷上》:「蓮華峰尤陡絕,天池亦小山之有名者。從峰頂視之,如在下地,坐臥久之,于吳中之山,有...
龍蟠虎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龍蟠虎踞」典源作「龍盤虎踞」。「龍蟠虎踞」形容像神龍盤曲、猛虎蹲坐著。漢朝時的魯恭王得到一塊文木,中山王劉勝替這塊文木寫了一篇〈文木賦〉,用「龍蟠虎踞」來形容文木的美姿,就像神龍盤曲、猛虎蹲坐。又根據晉朝張勃《吳錄》的記載,東漢末年劉備曾經派遣諸葛亮到金陵(今南京)。諸葛亮到了南京後,看到那裡的地勢,東邊有座像巨龍盤曲的鍾山,西邊是像猛虎蹲坐的石頭城,地勢雄偉險要。他稱讚南京是:「鍾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所以後世常用「龍蟠虎踞」這句成語來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敷衍塞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八旗通志.卷二○七.人物志.大臣傳.白鍾山》:「地距黃河,水次窵遠。全賴溝渠深通,葦柴方可依限出筏,但營弁領銀,興挑敷衍塞責,應委幹員、駐工監督取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旌旗末端形似燕尾的下垂飾物。《詩經.小雅.六月》:「織文鳥章,白旆央央。」《文選.沈約.鍾山詩應西陽王教詩》:「君王挺逸趣,羽旆臨崇基。」唐.李善.注:「旆,旌旗之垂者。」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書正譌、月表正譌 王元啟 清朝 金石萃編 王昶 清朝 史記左傳雕題 中井積德 清朝 龍城札記、鍾山札記 盧文弨 清朝 惜抱軒筆記 姚鼐 清朝 考信錄 崔述 清朝 讀書雜志 王念孫 清朝經傳釋詞、經義述聞 王引之 清朝 四史發伏 洪亮吉 清朝 讀書叢錄 洪頤煊 清朝 漢書疏證 沈欽韓 清朝 史記蠡測 林伯桐 清朝 銅熨鬥軒隨筆 沈濤 清朝儆居集 黃式三 清朝 曝書雜記 錢泰吉 清朝校刊史記札記、舒藝室隨筆 張文虎 清朝 求闕齋讀書錄 曾國藩 清朝 史記札記郭嵩燾 清朝 漢書注補正周壽昌 清朝 湖樓筆談 俞樾 清朝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