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4.66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憐恤。通「愍」。《詩經.豳風.東山序》:「君子之於人,序其情而其勞。」《漢書.卷五四.蘇建傳》:「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之。」
2.擔心、憂心。《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漢.王充《論衡.問孔》:「道不行,失孔子情矣。」
1.憂患。《詩經.邶風.柏舟》:「覯既多,受侮不少。」《文選.李密.陳情表》:「臣以險釁,夙遭凶。」
2.姓。如唐代有頊。
強悍。通「暋」。《孟子.萬章下》:「殺越人于貨,不畏死。」
子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536~487)名損,字子騫,春秋魯人。孔子弟子,以孝友聞,和顏淵以德行並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患凶喪。晉.李密〈陳情表〉:「臣以險釁,夙遭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祈求關愛、憂慮的樣子。《左傳.昭公三十二年》:「焉如農夫之望歲,懼以待時。」宋.蘇軾〈稼說送張琥〉:「其平居所以自養,而不敢輕用以待其成者,焉如嬰兒之望長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覯,遭遇。,疾病。覯引申為受人妒忌。《詩經.邶風.柏舟》:「覯既多,受侮不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本指遭受病害,引申有遭人陷害的意思。《漢書.卷一○○.敘傳下》:「樂昌篤實,不橈不詘,遘既多,是用廢黜。」
2.遭遇父母的喪亡。晉.潘岳〈楊仲武誄〉:「子之遘,曾未齔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昏愚的樣子。《戰國策.秦策三》:「躬竊然不敏,敬執賓主之禮。」
予小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周頌》的篇名。共一章。根據〈詩序〉:「予小子,嗣王朝於廟也。」本章三句為:「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
烏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烏程氏是指明代烏程(今浙江吳興)氏所刻之書。陶湘輯〔板書目〕序云:「嘗考顏色套印,始於吳興齊伋遇五氏」。傅增湘序又云:「明季吳興齊伋創朱墨及五色套板」。陶、傅之根據見於〔烏程縣志〕及葉德輝〔書林清話〕。〔烏程縣志〕載:「世所傳朱墨字板、五色字板,謂之板,多為其所刻者」。上述所云皆有可商榷處。根據今存氏和烏程凌氏所刻套印本及刻本來看,氏所刻晚於凌氏。氏刻書近60種,約600餘卷。其中套印本43種,510卷;其最早約在萬曆44年(1616),刻有〔春秋左傳〕15卷及〔三經注評〕(〔考工記〕、〔檀弓〕、〔孟子〕)5卷。其大規模刻書時間,約在萬曆末年、天啟初年之時,如〔孫子參同〕...
謝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