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闕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宮庭。唐.白行簡《李娃傳》:「先是,天子方下詔,俾外方之牧,歲一至闕下,謂之『入計』。」
2.代稱天子。古時不敢直言天子,而以闕下代稱。《史記.卷二八.封禪書》:「使人持玉杯,上書闕下獻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王居住的地方。如:「闕下」、「帝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居低處。與「上」相對。如:「下面」、「底下」、「樓下」。
降落。如:「下雨」、「下山」。
由高至低。如:「順流而下」。
做某種動作。如:「下麵」、「下棋」、「下工夫」。
結束、告一段落。如:「下班」、「下課」。
容納。如:「還坐得下嗎?」、「情人眼裡容不下一粒沙子。」
內、裡面。如:「言下之意」、「意下如何」、「不在話下」。
攻陷、克服。如:「不戰而下」、「連下三城」。
量詞。用於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穴。同「窟」。《說文解字.土部》:「堀,突也。」清.段玉裁.注:「突為犬從穴中暫出,因謂穴中可居曰突,亦曰堀,俗字作窟。」《漢書.卷五一.鄒陽傳》:「則士有伏死堀穴巖藪之中耳,安有盡忠信而趨闕下者哉!」
化險為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甲。天子命隴西縣男昌領桂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持節招討,斬首二百餘級,擒獲元惡并其下將率八十四人,生獻闕下,其餘逼逐俘虜二十餘萬,並給耕牛種糧,令還舊居。統外一十八州牧守,羈縻反覆,歷代不賓,皆受首請罪,願為臣妾。嘉其自新,俾守厥舊。商農漁樵,各復其業;悼耋鰥寡,各安其宅。變氛沴1>為陽煦2>,化險阻為夷途3>。五嶺之人,若出元泉而觀白日,如蹈烈火而蒙寒冰。書上聞,優詔嘉焉。公卿百辟,將校耆艾,咸願歌頌勛烈,以銘於石。 〔注解〕 (1) 氛沴:疫厲、禍害。沴,音ㄌ|ˋ,惡氣、災病。 (2) 陽煦:光明、溫暖。煦,音ㄒㄩˇ。 (3) 夷途:平坦的道路。夷,平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害怕、慚愧。如:「羞於見人」。《後漢書.卷一一.劉玄傳》:「素懦弱,羞愧流汗,舉手不能言。」唐.錢起〈贈闕下裴舍人〉詩:「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髮對華簪。」
一事無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詩(據《全唐詩.卷四四六.白居易》引)鬢毛不覺白毿毿1>,一事無成百不堪2>。共惜盛時辭闕下,同嗟除夜在江南。家山泉石尋常憶,世路風波子細諳。老校於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注解〕 (1) 毿毿:音ㄙㄢ ㄙㄢ,毛髮細長的樣子。 (2) 堪:能忍受,能承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繩索。《漢書.卷六四下.終軍傳》:「軍自請:『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
亡命之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不顧性命作奸犯科的人。《舊唐書.卷一八一.樂彥禎傳》:「從訓又召亡命之徒五百餘輩,出入臥內,號為『子將』。」《舊五代史.卷一一四.周書.世宗本紀一》:「詔諸道募山林亡命之徒有勇力者,送于闕下,仍目之為強人。」也稱為「亡命徒」。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寄灃上弟及諸生  暝色起煙閣,沉抱積離憂。況茲風雨夜,蕭條梧葉秋。  空宇感涼至,頹顏驚歲周。日夕游闕下,山水憶同遊。 途中書情,寄灃上兩弟,因送二甥卻還  華簪豈足戀,幽林徒自違。遙知別後意,寂寞掩郊扉。  回首昆池上,更羨爾同歸。 雪夜下朝,呈省中一絕  南望青山滿禁闈,曉陪鴛鷺正差池。  共愛朝來何處雪,蓬萊宮裏拂松枝。 寄柳州韓司戶郎中  達識與昧機,智殊跡同靜。於焉得攜手,屢賞清夜景。  瀟灑陪高詠,從容羨華省。一逐風波遷,南登桂陽嶺。  舊裏門空掩,歡遊事皆屏。悵望城闕遙,幽居時序永。  春風吹百卉,和煦變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