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1.19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闕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缺少、不足。《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李嗣昭閉城堅守,資用闕乏。梁王遣使諭嗣昭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皇宮門前兩邊用來瞭望的樓臺,中間有通道。如:「宮闕」、「城闕」。
帝王居住的地方。如:「闕下」、「帝闕」。
脫漏、短少。通「缺」。如:「闕漏」、「付之闕如」、「多聞闕疑」。
過失、缺點。通「缺」。如:「闕失」、「抱殘守闕」、「拾遺補闕」。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缺少。如:「缺乏」、「乏味」、「不乏其人」、「欲振乏力」。
疲倦。如:「疲乏」、「人困馬乏」。
青黃不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歐陽修〈言青苗錢第二劄子〉(據《歐陽文忠公奏議.卷一八》引)臣竊見自俵青苗錢已來,議者皆以取利為非。朝廷深惡其說,遂命所司條陳申諭,其言雖煩,而終不免於取利,然猶有一說者,意在惠民也。以臣愚見,若夏料錢於春中俵散1>,猶是青黃不相接之時,雖不戶戶闕乏2>,然其間容有不濟3>者,以為惠政,尚有說焉。若秋料錢於五月俵散,正是蠶麥成熟,人戶不乏之時,何名濟闕,直是放債取利爾。 〔注解〕 (1) 俵散:分發、分給。俵,音ㄅ|ㄠˇ。 (2) 闕乏:即「缺乏」,缺少、不足。 (3) 不濟:不夠、不足。
青黃不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青黃不接」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歐陽修〈言青苗錢第二劄子〉(據《歐陽文忠公奏議.卷一八》引)臣竊見自俵青苗錢已來,議者皆以取利為非。朝廷深惡其說,遂命所司條陳申諭,其言雖煩,而終不免於取利,然猶有一說者,意在惠民也。以臣愚見,若夏料錢於春中俵散1>,猶是青黃不相接之時,雖不戶戶闕乏2>,然其間容有不濟3>者,以為惠政,尚有說焉。若秋料錢於五月俵散,正是蠶麥成熟,人戶不乏之時,何名濟闕,直是放債取利爾。 〔注解〕 (1) 俵散:分發、分給。俵,音ㄅ|ㄠˇ。 (2) 闕乏:即「缺乏」,缺少、不足。 (3) 不濟:不夠、不足。
青黃未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青黃不接」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歐陽修〈言青苗錢第二劄子〉(據《歐陽文忠公奏議.卷一八》引)臣竊見自俵青苗錢已來,議者皆以取利為非。朝廷深惡其說,遂命所司條陳申諭,其言雖煩,而終不免於取利,然猶有一說者,意在惠民也。以臣愚見,若夏料錢於春中俵散1>,猶是青黃不相接之時,雖不戶戶闕乏2>,然其間容有不濟3>者,以為惠政,尚有說焉。若秋料錢於五月俵散,正是蠶麥成熟,人戶不乏之時,何名濟闕,直是放債取利爾。 〔注解〕 (1) 俵散:分發、分給。俵,音ㄅ|ㄠˇ。 (2) 闕乏:即「缺乏」,缺少、不足。 (3) 不濟:不夠、不足。
無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沒有門路、辦法。《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只因赴選長安,流落外里,而今盤纏闕乏,無因得回鄉故。」
破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制,州縣催徵賦稅官物已達九成以上者,稱為「破分」。此時各級主司不再催徵,戶部也不再過問。宋.朱熹〈戊申封事〉:「而曷嘗聞其能用此錢以易胡人之首,如太祖皇帝之言哉!徒使版曹經費闕乏日甚,督趣日峻,以至廢去祖宗以來破分良法,而必以十分登足為限。」
鄉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鄉。《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流落外里,而今盤纏闕乏,無因得回鄉故。」元.睢景臣〈哨遍.社長排門套〉:「又言是車駕,都說是鑾輿,今日還鄉故。」
歹生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壞事情。《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而今盤纏闕乏,無因得回鄉故,撞著朱家三個弟弟,邀小人今夜做些歹生活。」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