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708 ms
共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阿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朝及唐人常用的指稱詞。相當於這或這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殷中軍見佛經云:『理亦應阿堵上。』」
|
阿堵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王衍嫉其婦貪濁,口未曾言錢字。婦欲試之,使婢以錢繞床,王衍晨起,即令婢曰:「舉卻阿堵物。」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後遂借指錢。宋.張耒〈和无咎〉詩二首之二:「愛酒苦無阿堵物,尋春奈有主人家?」
|
傳神阿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堵,六朝及唐人常用的指稱詞,相當於這、這個。晉朝顧愷之善畫人像,有時畫好的人形間隔數年還不點上眼睛。因為他認為人物的神情意態,就在這對眼睛上。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四體妍蚩,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故後世以傳神阿堵表示繪畫生動逼真,能充分表現事物的神情意態。
|
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迎合、偏袒。如:「阿附」、「阿私」、「阿諛」、「剛正不阿」。
彎曲的地方。如:「山阿」、「河水之阿」。
阿拉伯:阿拉伯半島的簡稱。位於亞洲西南部,介於波斯灣與紅海之間。少河流多沙漠,中部為乾旱地區,沿海土地肥沃,島上居民大多信奉回教。
語助詞,加在稱謂上。如:「阿伯」、「阿斗」。
|
目不識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不識丁」。見「目不識丁」條。
01.宋.王十朋〈孟甲孟乙好蓄古錢因示以〉詩:「閭閻富家子,繞床堆阿堵。一字不識丁,碌碌何足數!」
02.《清代北京竹枝詞.都門雜詠.時尚門.看京報》:「惟恐人疑不識丁,日來送報壯門庭。」 參考詞語︰眼不識丁注音︰|ㄢˇ ㄅㄨˋ ㄕˋ ㄉ|ㄥ漢語拼音︰yǎn bù shì dīng釋義︰猶「目不識丁」。見「目不識丁」條。
01.宋.文天祥〈不睡〉詩:「只因知事翻成惱,未到放心那得眠;眼不識丁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 參考詞語︰未識一丁注音︰ㄨㄟˋ ㄕˋ | ㄉ|ㄥ漢語拼音︰wèi shì yī dīng釋義︰即「目不識丁」。見「目不識丁」條。
01.《...
|
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阻隔、妨礙。《文選.張衡.西京賦》:「右有隴坻之隘,隔閡華戎。」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舉卻阿堵物。』」
|
欺世盜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為,託能言而有以搖吾之國是者,茲又人君之所當去也。」
02.《野叟曝言.第六四回》:「弟亦非重視阿堵,而盜名欺世,實有所難;但人命事大,惟有將先生此舉,焚香告天,默表此心。」 參考詞語︰欺世釣譽注音︰ㄑ| ㄕˋ ㄉ|ㄠˋ ㄩˋ漢語拼音︰qī shì diào yù釋義︰猶「欺世盜名」。見「欺世盜名」條。
01.《元史.卷一九九.隱逸列傳.序》:「世主亦苟取其名而強起之,及考其實,不如所聞,則曰『是欺世釣譽者也』,上下豈不兩失也哉!」 參考詞語︰釣名欺世注音︰ㄉ|ㄠˋ ㄇ|ㄥˊ ㄑ| ㄕˋ漢語拼音︰diào míng qī shì釋義︰即「欺世盜名」。見「欺世盜名」條。
01.清.鄭燮〈...
|
寫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摹畫人像。《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顧愷之》:「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
孔方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阿堵物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