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阿諛奉承     
瀏覽人次:17190 收藏人次:1961294
曲意奉承,討好他人。《醉醒石》第八回:「他卻小器易盈,況且是個小人,在人前不過一味阿諛奉承。」也作「阿諛逢迎」。
    
瀏覽人次:43027 收藏人次:4338700
接受。如:「承受」、「承接」。
擔當、負責。如:「承當」、「承包」。
受恩,表示客氣的說法。如:「承蒙」、「承教」。
接續、繼續。如:「繼承」、「承先啟後」。
供認。如:「承認」、「自承其罪」。
    
瀏覽人次:20691 收藏人次:4737796
雙手恭敬地捧著。如:「奉書」、「奉茶」。
進獻。如:「奉獻」。
敬受。如:「奉命」、「奉旨」、「奉天承運」。
推崇、擁戴、信仰。如:「信奉」、「奉為領袖」。
遵守。如:「奉公守法」。
供養。如:「奉養」、「侍奉」、「奉親」。
祭祀。如:「供奉」。
討好、巴結。如:「奉承」。
在言行上對他人表示禮貌的敬詞。如:「奉勸」、「奉還」、「恕不奉陪」、「無可奉告」、「奉送啟程」。
    
瀏覽人次:17239 收藏人次:1882507
迎合、偏坦。如:「阿附」、「阿私」、「阿諛」、「剛正不阿」。
彎曲的地方。如:「山阿」、「河水之阿」。
阿拉伯:阿拉伯半島的簡稱。位於亞洲西南部,介於波斯灣與紅海之間。少河流多沙漠,中部為乾旱地區,沿海土地肥沃,島上居民大多信奉回教。
語助詞,加在稱謂上。如:「阿伯」、「阿斗」。
    
瀏覽人次:7345 收藏人次:137816
諂媚、奉承。如:「阿諛」。
奉承     
瀏覽人次:5878 收藏人次:800477
1.承受的敬詞。《左傳.昭公七年》:「奉承以來,弗敢失隕。」
2.諂媚討好他人。《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況且崔寧一路買酒買食,奉承得他好,回去時,就隱惡而揚善了。」《儒林外史》第三回:「自此以後,果然有許多人來奉承他。」
阿諛     
瀏覽人次:5486 收藏人次:1475210
阿附諂諛。《隋書.卷六一.郭衍傳》:「衍能揣上意,阿諛順旨。」《三國演義》第三二回:「吾生為袁氏臣,死為袁氏鬼,不似汝輩讒諂阿諛之賊!」
趨炎附勢     
瀏覽人次:33010 收藏人次:2877885
炎,指有權勢的人。趨炎附勢比喻依附權勢。《朱子語類.卷八十三.春秋.綱領》:「嘗謂左氏是個猾頭熟事,趨炎附勢之人。」《三俠五義》第六十二回:「觀內當家的叫做吳道成,生的黑面大腹,自稱綽號鐵羅漢,一身好武藝,慣會趨炎附勢。」也作「趨權附勢」、「趨炎奉勢」、「趨炎附熱」。
大惑不解     
瀏覽人次:6914 收藏人次:124855
「大惑」本指非常糊塗、迷惑的人。在所引典源《莊子.天地》中提到,世界上有很多善於逢迎諂媚的人,卻不自認為在逢迎諂媚,如果有人指責他們在逢迎諂媚,他們反而會非常生氣;而與這些人一起同聲附和,卻不認為自己跟他們一樣是在阿諛奉承,這樣的人真是愚笨極了。因此莊子認為︰「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終身不解。」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能夠知道自己這樣做是愚昧的,那他還不算是個非常糊塗、迷惑的人,因為一個非常糊塗、迷惑的人,終其一生都無法理解這是愚笨的行為。後來「大惑不解」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對事物感到非常疑惑,無法了解。
獻殷勤     
瀏覽人次:5347 收藏人次:710878
阿諛奉承,討人歡心。元.無名氏《凍蘇秦》第四折:「便待要獻殷勤,笑吟吟敘弟昆。」《程乙本紅樓夢》第五五回:「若是鳳姐前,他便早已獻殷勤,說出許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