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8.89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阿里山之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首臺灣民歌。內容歌頌阿里山少年的壯碩與少女的多情、美麗,曲調活潑,旋律優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迎合、偏坦。如:「阿附」、「阿私」、「阿諛」、「剛正不阿」。
彎曲的地方。如:「山阿」、「河水之阿」。
阿拉伯:阿拉伯半島的簡稱。位於亞洲西南部,介於波斯灣與紅海之間。少河流多沙漠,中部為乾旱地區,沿海土地肥沃,島上居民大多信奉回教。
語助詞,加在稱謂上。如:「阿伯」、「阿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陸地高起的部分。如:「高山」、「青山」、「山峰」、「山丘」、「山岳」、「山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層行政區域之一,設於鄰之上。如:「里長」、「仁愛里」。
家鄉。如:「故里」、「鄉里」。
量詞。用於計算長度的單位。古代以三百六十步為一里。今一公里等於一千公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詞的曲子。如:「歌曲」、「歌詞」、「歌謠」、「兒歌」、「流行歌」。
唱。如:「歌唱」、「高歌一曲」。
頌揚。如:「歌頌」、「歌功頌德」。
阿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東連後藏,南界尼泊爾,西界印度,北界新疆。境內有喜馬拉雅、岡底斯山脈。地區行署在噶爾縣獅泉河鎮。
高一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一生(1908~1954),日治後期、國民政府初期的阿里山鄒族領袖,音樂家、白色恐怖受難者。目錄1 生平1.1 日本時期1.2 國民政府時期1.3 捲入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2 音樂成就3 參考書目 生平 日本時期高一生(1908~1954),原族名吾雍‧雅達烏猶卡那(Uongu Yatauyogana),1908(明治41年)年生於阿里山鄒族部落。高一生的日文名字叫矢多一夫,後改為矢多一生;「矢多」取自族名的前兩個音節「Yata」,「一生」則代表最好的學生。十歲時,父親因炸魚意外身亡,母親改嫁,矢多一生則被嘉義縣郡守收養。公學校畢業後,矢多一生進入台南師範學校就讀,吸收許多時代新知的他開始萌...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