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7.99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陵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王或諸侯的墳墓。漢.張衡〈西京賦〉:「若歷世而長存,何遽營乎陵墓?」三國魏.曹植〈責躬〉詩:「逝慚陵墓,存愧闕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土丘。如:「丘陵」、「山陵」、「岡陵」。
帝王或偉人的墳墓。如:「陵寢」、「陵園」、「黃陵」、「中山陵」、「十三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死後埋葬的地方。如:「公墓」、「墳墓」、「古墓」、「墓地」、「墓園」。
樂不思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不會想念故鄉。」後來郤正跟劉禪說:「陛下怎麼能說不想念故鄉呢?如果司馬昭再問,你就哭著說:『先人陵墓,遠在蜀地,沒有一天不想念。』」之後司馬昭果然又問劉禪還想不想蜀國,劉禪便照著郤正的建議說了一遍。司馬昭聽了故意說:「你這話怎麼和郤正說的完全一樣?」劉禪大吃一驚,張大眼睛說:「沒錯,正是郤正教我說的。」司馬昭和旁人都忍不住笑了出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樂不思蜀」的成語,比喻人因留戀異地而不想返回故鄉。或形容快樂得忘了歸去。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7年出版 ISBN 978-7-5034-2022-1 第十六章 第十節 關羽陵墓知多少。同時孫權則將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於當陽,即關陵,也稱關陵|當陽大王塚。蜀漢政權則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塚,即是成都關羽墓,以招魂祭祀。而關羽故鄉山西運城解州後來則建立了關帝廟,是為解州關帝廟,被認為是關羽魂魄歸返之處。因此民間也稱關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裡(或稱‘魂歸山西’)”。孫權背盟偷襲和關羽被殺也像征孫劉聯盟的徹底破裂。章武元年(221年),蜀漢先主劉備以為關羽報仇之名東征東吳,曾專程到大王塚祭拜關羽...
墓誌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埋葬死人,為防陵墓變遷,放在墓中以備稽考的石刻文字。內容分墓誌與墓銘兩種,墓誌是散文,記死者姓名、生平;墓銘是韻文,是對死者的稱頌、安慰或悼念。
長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久存在。《文選.張衡.西京賦》:「若歷世而長存,何遽營乎陵墓?」《三國演義》第六○回:「青山不老,綠水長存。」
漢高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的死黨樊噲、周勃等,成為他後來稱霸天下的基本班底。西元前209年,劉邦奉命押送一班囚犯至咸陽修驪山陵墓,但一路上犯人逃去大半,劉邦索性釋放了餘下犯人,並帶領其中十餘人一起造反,逃入芒硝山中之間(這也是秦法苛重,逼人造反的一個例子),在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奇事,據說劉邦喝醉酒後斬了一條擋道的大蛇,後來有個老婦人在當地哭泣,說她兒子乃白帝之子,被赤帝之子斬了。此事雖不可信,但代表了秦朝行將被漢朝所取代的象徵意義,歷來被廣為傳播。對於劉邦為何能得天下,在當時和後世都引起了很多探討,能用人、善於用人無疑是一大關鍵。韓信、陳平、...
古王國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加強。強大的王權,再加上統治階級的奢侈、建築技術的高度發展,皆展現在金字塔的建造中。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其形狀似漢字的「金」字因而得此中文名,其埃及文則稱為「庇里穆斯」,為「高」的意思。從分布位置上來看,所有的金字塔都建在尼羅河的西岸,因為古埃及人認為西方是死後世界所在,正如太陽從西邊落下一樣。要完成金字塔的這些成熟的土木技術,從村落動員工程所需的人力,再加上準備勞動期間所需的一切,都需要有力的官僚組織才得以完成,這也證明了古王國有足以誇耀世人的高度政治機構和文明。 第四王朝被稱為大金字塔時代的第四王朝,為古王國時期的...
校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1)古時指一兵隊之首長。《史記.卷九○.彭越傳》:「令校長斬之。」(2)漢代守衛帝王陵墓的官員。《續漢書志.第二五.百官志二》:「掌守陵園,案行掃除。丞及校長各一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