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6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隱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隱居、退隱。唐.杜甫〈奉寄河南韋尹丈人〉詩:「青囊仍隱逸,章甫尚西東。」宋.周敦頤〈愛蓮說〉:「菊,花之隱逸者也。」
2.隱居的高士。《後漢書.卷一七.岑彭傳》:「招聘隱逸,與參政事,無為而化。」《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我們與山林隱逸不同,既然奉旨召我,君臣之禮是傲不得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藏匿。《說文解字.阜部》:「隱,蔽也。」《晉書.卷九四.隱逸傳.夏統傳》:「善歌舞,又能隱形匿影。」唐.李白〈安陸白兆山桃花巖寄劉侍御綰〉詩:「樹雜日易隱,崖傾月難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隱逸的。如:「逸老」。《漢書.卷一○.成帝紀》:「故官無廢事,下無逸民。」
不求甚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陶潛〈五柳先生傳〉(據《陶淵明集.卷六》引)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靖1>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2>,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注解〕 (1) 閑靖:即閑靜,閑適寡欲。 (2) 會意:領悟。〔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九四.隱逸列傳.陶潛》、《宋書.卷九三.隱逸列傳.陶潛》、《南史.卷七五.隱逸列傳上.陶潛》
孜孜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書.卷九三.隱逸列傳.沈道虔》:「道虔年老,菜食,恆無經日之資,而琴書為樂,孜孜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嘲弄、戲弄。《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傳.王績傳》:「績之仕,以醉失職,鄉人靳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口袋。《莊子.至樂》:「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汲深。」《南史.卷七六.隱逸傳下.張孝秀傳》:「有商人置諸褚中,展轉入東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著稱。《隋書.卷七七.隱逸傳.李士謙傳》:「髫齓喪父,事母以孝聞。」唐.李白〈贈孟浩然〉詩:「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遮蓋、擋住。如:「衣不蔽體」、「浮雲蔽白日」。《楚辭.屈原.九歌.國殤》:「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晉書.卷九四.隱逸傳.陶潛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孤芳自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梁.沈約〈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據《藝文類聚.卷三七.人部二一.隱逸下》引)是以梁鴻蘇伯,記遠跡於前;叔夜士安,書高麈於後。雖去取異情,群略殊軫,而獨行必彰,斥言罔極。貞操1>與日月俱懸,孤芳隨山壑2>共遠。明公得一含道,體二居宗,跡屈巖廊之下,神遊江海之上,愛奇商洛,訪美東都。 〔注解〕 (1) 貞操:貞潔的操守。 (2) 山壑:山峰與河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