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26988 收藏人次:7584111
1.藏匿。《說文解字.阜部》:「,蔽也。」《晉書.卷九四.逸傳.夏統傳》:「善歌舞,又能形匿影。」唐.李白〈安陸白兆山桃花巖寄劉侍御綰〉詩:「樹雜日易,崖傾月難圓。」
2.遮瞞。如:「直言不」。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一牛之失,則而不言,五羊之獲,則指為勞績。」
3.憐憫、同情。《孟子.梁惠王上》:「王若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4.詳細考量。《管子.禁藏》:「是故君子上觀絕理者,以自恐也。下觀不及者,以自也。」唐.尹知章.注:「,度也。度己有不及之事當效之也。」
1.幽微精深處。《易經.繫辭上》:「探賾索,鉤深致遠。」《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太史公曰》:「《春秋》推見至,《易》本之以顯。」
2.痛苦。如:「難言之」。《國語.周語上》:「勤恤民,而除其害也。」
3.謎語。《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齊威王之時喜。」唐.司馬貞.索:「喜,謂好語。」
4.姓。如三國時吳國有蕃。
1.潛藏不露的、幽而不顯的。如:「情」、「疾」、「性」。《晉書.卷七五.王湛傳》:「初有德,人莫能知,兄弟宗族皆以為痴。」
2.窮困的。《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政自之出久矣,民多取食焉。」
憑據、倚靠。《禮記.檀弓下》:「既葬而封,廣輪揜坎,其高可也。」漢.鄭玄.注:「,據也。」
之心     
瀏覽人次:42977 收藏人次:916486
同情憐憫之心。《孟子.公孫丑上》:「惻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俺與你萍水相逢,出身相救,實出惻之心,非貪美麗之貌。」也作「惻怛之心」。
若現     
瀏覽人次:21630 收藏人次:1900412
形容約不明,模糊不清。《聊齋志異.卷二.珠兒》:「李驚,方將詰問,則見其若若現,恍惚如煙霧,宛轉間,已登榻坐。」也作「若若顯」。
記憶(implicit_memory)外顯記憶(explicit_memory)     
瀏覽人次:14521 收藏人次:273044
整體來看長期記憶可被分為內記憶(implicit memory),或稱非陳述性記憶(non-declarative memory)以及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或稱陳述性記憶(declarative memory)兩大類。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關鍵點,在於「意識知覺」(conscious awareness),意指回憶的意識狀態中,意識涉入的程度與否。 內記憶內
    
瀏覽人次:14106 收藏人次:1234612
幽暗、不明顯。唐.錢起〈巨魚縱大壑〉詩:「傾危嗟幕燕,晦誚泥龜。」
惡揚善     
瀏覽人次:11921 收藏人次:823358
語本《禮記.中庸》:「舜好問而好察邇言,惡而揚善。」藏他人的過失,宣揚他人的善行。《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難得這好人,又忠厚,又老實,又且知情識趣,惡揚善,千百中難遇此一人。」也作「掩惡揚善」。
教育     
瀏覽人次:8771 收藏人次:113546
  教育喻是指以具體的自然界之事實,約地比喻或類推兩個教育概念間的相似性,但非兩者的同一性。一般來說只是「假定」、「推測」兩個教育概念間存在著某種相類似關係,在未獲證實時,或許並無任何認知意義,但在證實後,便有其認知內容,可以從字面來加以解釋。
  教育的本質意義,很難界定清楚,所以常藉喻來說明教育的涵義,常用的如下:
  1.接生:意謂教育就如產婆為產婦接生一樣,是由內而外的引出、發展,而不是由外而內的注入灌輸。教育即啟發學生心智的歷程。此種喻假設人類具有先天觀念和原則,無法作客觀學理的核證或否證,只能當作一種教育信念。此種喻源自蘇格拉底(Socrates, 4...
    
瀏覽人次:8606 收藏人次:345744
一種修辭格。以兩物之間的相似性來作間接暗示的比喻。相對於明喻而言。凡具備喻體、喻依,而喻詞由「是」、「為」等代替的譬喻屬之。如:「搖曳的柳條是曼妙的芭蕾舞者。」
難言之     
瀏覽人次:8469 收藏人次:345744
藏在內心深處,難以說出口的事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七回:「我近來閱歷又多了幾年,見事也多了幾件,總覺無論何等人家,他那家庭之中,總有許多難言之的。」
的人格理論     
瀏覽人次:6844 收藏人次:267837
的人格理論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目錄1 起源2 定義3 釋義4 參考書目 起源過去西方社會心理學者針對內理論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G. Kelly 與 F. Heider 等人。Kelly(1955)所提出的個人建構理論(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強調個人用以理解自己與他人的建構之複雜性與重要性。註2Heider(1958)則以常識心理學(commonsense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