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雷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積雨層所產生的雷電現象,稱為「雷暴」。常發生於夏季的午後,有時亦伴隨著陣雨或冰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殘酷凶惡。如:「暴徒」、「暴虐」、「暴行」、「殘暴」、「暴政必亡」。
劇烈、猛烈。如:「暴力」、「暴怒」、「暴動」、「暴跳如雷」、「狂風暴雨」。
空手搏鬥。如:「暴虎馮河」。
忽然、突然。如:「暴漲」、「暴富」、「暴發戶」。
毀壞、糟蹋。如:「暴殄天物」、「自暴自棄」。
鼓起、突出。如:「他氣得頭上的青筋都暴出來了。」
顯露。如:「暴露」。
晒。同「曝」。如:「一暴十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中帶正、負電的雲層相碰時,因為放電而振動空氣所發出的巨響。如:「打雷」、「雷聲」。
爆炸性的武器。如:「魚雷」、「地雷」、「水雷」。
比喻盛大、猛烈。如:「雷厲風行」、「大發雷霆」。
雷同:完全相同。如:「這兩篇文章的內容竟然雷同!」
雷池:比喻界限。如:「不敢越雷池一步」。
奪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彩耀眼。《北史.卷五四.竇泰傳》:「初,泰母夢風雷暴起,若有雨狀,出庭觀之,見電光奪目,駛雨霑灑,寤而驚汗,遂有娠。」《紅樓夢》第一四回:「那一應執事陳設皆係現趕著新做出來的,一色光豔奪目。」
梅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氣的主要特徵是雨量多、雨日長、濕度大、雲量多、日照時間短、地面風力較弱、降水多屬連續性,也有陣雨和雷暴,並且常常是大雨或暴雨。2.成因:(1)梅雨產生於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邊緣的鋒區,是極地氣團和熱帶氣團相互作用的產物,其位置和穩定性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位置(脊線一般穩定在北緯20°~25°之間)和強度密切相關,還與西風帶有無利於冷空氣南下到長江流域的環流形勢有關。每年6月初,青藏高原北緣的西風急流進入並維持在中國東部和日本列島上空,隨著高原上副熱帶高壓的建立,高原南部由盛行西風轉成東風,在亞洲南部上空出現一支東風急流...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