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67.51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靈魂之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睛。如:「眼睛是人類的靈魂之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驗。如:「靈驗」、「試試我的法子,看靈不靈?」
最精明能幹的。如:「萬物之靈」。
聰明、不呆板。如:「靈活」、「靈巧」、「機靈」。
鬼神。如:「神靈」、「山靈」。
超自然的精神感應。如:「靈感」、「靈機一動」。
死者棺材或與死者有關的。如:「靈位」、「移靈」、「守靈」。
人的魂魄、精神。如:「靈魂」、「心靈」、「性靈」。
明曉事理。如:「冥頑不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精氣。如:「靈魂」、「魂魄」、「借屍還魂」、「魂飛魄散」。
人的精神、意念。如:「神魂顛倒」、「黯然銷魂」。
泛指各種事物的精神。如:「國魂」、「精魂」、「軍魂」、「花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在牆上透光、通氣的孔洞。如:「窗戶」、「窗子」、「玻璃窗」、「打開天窗說亮話。」
靈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附在軀體上作為主宰的一種非物質成分,一旦脫離軀體,人便死亡。也指人死後的鬼魂。《楚辭.屈原.九章.哀郢》:「羌靈魂之欲歸兮,何須臾而忘反。」漢.蔡邕〈陳留太守胡公碑〉:「靈魂徘徊,靡所瞻逮;惟其傷矣,胸肝摧碎。」
2.心靈、精神。如:「靈魂深處」。《楚辭.屈原.九章.抽思》:「何靈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與吾心同。」
3.指人格、良心。如:「他為了眼前利益,不顧大局而出賣靈魂。」
4.比喻居關鍵地位,具主導作用的因素。如:「他是班上的靈魂人物。」、「總教練是整個球隊的靈魂,成敗的關鍵。」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