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89.92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止、安定。與「動」相對。如:「樹欲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墨子.非攻》:「卿制大極,而神明不違,天下乃。」《淮南子.本經》:「哀斯憤,憤斯怒,怒斯動,動則手足不。」
1.安定不動的。如:「風平浪」。
2.緘默無聲。如:「安」、「寧」、「更深夜」。明.陸采《懷香記》第二齣:「牛羊已下山徑,鳥鵲爭歸林木擾。」
3.貞烈。《詩經.邶風.女》:「女其姝,俟我於城隅。」唐.方干〈書桃花塢周處土壁〉詩:「自學古賢修節,唯應野鶴識高情。」
4.恬淡、平和。唐.崔融〈報三原李少府書〉:「撤函敷紙,恬神諷。」唐.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詩:「蔡侯者意有餘,清夜置酒臨前除。」
安謐。《後漢書.卷一六.鄧禹傳》:「檢敕宗族,闔門居。」
樹欲而風不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想要止,風卻不停地颳動它的枝葉。語出《韓詩外傳》卷九:「樹欲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比喻形勢與自己的願望相違背。多用於感嘆人子希望盡孝時,父母卻已經亡故。唐.白居易〈柳公綽父子溫贈尚書右僕射等八人亡父同制〉:「古人有云:『樹欲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向無顯揚褒贈之事,則何以旌先臣德,慰後嗣心乎?」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三七齣:「孔子聽得皋魚哭啼,問其故,皋魚說道:『樹欲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也作「樹欲而風不寧」、「樹欲息而風不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午後的公園十分謐。」
夜闌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夜人聲寂。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一齣:「只等夜闌人,再作區處。」《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約莫一更時分,夜闌人,燦若久曠之後,慾火燔灼。」
觀其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觀察人事物的變化。如:「事已至此,後悔抱怨也於事無補。為今之計,只有觀其變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恬然安。《文選.曹植.七啟》:「玄微子曰:『予樂恬,未暇此觀也。』」
風平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風無浪。比喻平或情勢穩定。《醒世恆言.卷四○.馬當神風送滕王閣》:「須臾,霧散雲收,風平浪,滿船之人俱各無事,唯有王勃乃作神仙去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七回:「我又帶上房門,到艙面上去看看,只見天水相連,茫茫無際;喜得風平浪,船也甚穩。」也作「平風浪」、「風浪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和。三國蜀.諸葛亮〈誡子〉:「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無以致遠。夫學須也。」《紅樓夢》第六三回:「如今四海賓服,八方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沉穩閒。《漢書.卷六八.霍光傳》:「光為人沉詳審。」《老殘遊記》第二回:「但覺得那人氣味倒還沉,出得臺來,並無一語。」
摩擦係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兩物體之接觸面發生摩擦現象,亦即其兩接觸面正處於臨界運動狀態,但實際上尚未移動時,可得摩擦力(或最大摩擦力)與接觸面上的反作用垂直力成正比之關係,即μ=F/N,此項關係,稱為摩擦係數,並以希臘字母μ為之。
  茲考慮一方塊在水平表面上被力P所推,而具有向右之臨界運動(圖1)。此方塊之自由體圖(圖2)包括下面之力:推力P;方塊重量W;最大摩擦力F;垂直力N。摩擦係數與接觸面的面積大小無關,但與接觸面的性質(nature)有很大關係。當P=F時,摩擦係數以μs表之,即μs=F'/N;當P>F時,動摩擦係數以μk表之,即μk=F'/N',F'為當時的摩擦力,而F'<F。
力學名詞。測量一物體在另一物體表面自止至開始滑動時之摩擦力大小的係數。如一重50公斤之物體止置於一水平面上,欲使其在水平面上開始滑動之最小力為10公斤,則此物體與該水平面間之摩擦係數為10/50=0.2。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