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4.09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非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時人,善御馬。周孝王召使主馬,於汧渭之間,馬大蕃息,封為附庸,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是為秦始封之祖。《史記.卷五.秦本紀》:「非子居犬丘,好馬及畜,善養息之。」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五八:「非子為我御,逍遙游荒裔。」
非子法治主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存〔韓非子〕一書出於韓非(298~233 B.C.)之著;據〔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說,韓非「觀往者得失之變,故作孤憤、五蠢、內外儲、說林說難十餘萬言。」〔漢書‧藝文志〕著錄法家韓子五十五篇;〔隋書經籍志〕載法家韓子二十卷、目一卷;至〔唐書藝文志〕只載法家韓子二十卷,不計篇數,可能有散佚;現存的〔韓非子〕以宋乾道本為例,有二十卷五十五篇,據考證其中可能有後人附會之作。
  即以現存本看來,〔韓非子〕是法家思想中較有體系的。由於韓非身處戰國末世,有見韓國的衰弱,企圖救國存亡,主張大力改革政治,因而謀求速效,以為法治易於見功,在著作中表現了他的觀點。其法治主張重在政治,建立於 「人性...
非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戰國時韓非撰,二十卷,五十五篇;清王先慎作集解。是書大旨尚法術,明賞罰,厲刑名,非難儒者,而歸本於道家虛靜無為之說。簡稱為「韓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韓非子.難勢》:「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史記.卷七○.張儀列傳》:「子亦知子之賤於王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是。如:「非賣品」、「非親非故」、「答非所問」。
錯、過失。如:「是非」。
不善的。如:「為非作歹」。
認為不對。如:「非議」、「非難」。
不合於。如:「非法」、「非禮勿視」。
與「不」、「莫」連用,表必須、一定。如:「非去不可」、「非他莫屬」。
非洲的簡稱。
非非:離奇怪誕,不切實際之空想。如:「想入非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假如、如果。《韓非子.內儲說下》:「王甚喜人之掩口也,為近王,必掩口。」《史記.卷三八.宋微子世家》:「今誠得治國,國治身死不恨。為死,終不得治,不如去。」
幫助。《詩經.大雅.鳧鷖》:「公尸燕飲,福祿來為。」《韓非子.二柄》:「越官則死,不當則罪,守業其官,所言者貞也,則群臣不得朋黨相為矣。」
不勝枚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不可枚舉注音︰ㄅㄨˋ ㄎㄜˇ ㄇㄟˊ ㄐㄩˇ漢語拼音︰bù kě méi jǔ釋義︰即「不勝枚舉」。見「不勝枚舉」條。 01.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三九.俗語有所自》:「似此等語,不可枚舉。」(源) 02.清.袁枚《隨園隨筆.卷上.諸史類.綱目非子朱所作》:「蓋朱子方責文中子作《元經》擬《春秋》之妄,豈肯躬自蹈之?書中舞文弄字之弊,不可枚舉。」 參考詞語︰未能枚舉注音︰ㄨㄟˋ ㄋㄥˊ ㄇㄟˊ ㄐㄩˇ漢語拼音︰wèi néng méi jǔ釋義︰即「不勝枚舉」。見「不勝枚舉」條。 01.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九.闌駕上書》:「如此怨謠,未能枚舉,皆萬姓不平之氣,鬱結于懷,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給予。如:「贈與」、「授與」。《孟子.離婁下》:「可以與,可以無與。」《韓非子.忠孝》:「此明君且常與,而賢臣且常取也。」
6.結交、交往。《韓非子.姦劫弒臣》:「君臣之相與也,非有父子之親也。」
2.與其,表示比較。《韓非子.難二》:「與吾得革車千乘,不如聞行人燭過之一言也。」《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與人刃我,寧自刃。」
守株待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一農夫見兔觸樹而死,為他所得,遂不事農作,守在樹旁,等待兔子撞樹,終一無所獲。典出《韓非子.五蠹》。後比喻拘泥守成,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漢.王充《論衡.宣漢》:「以已至之瑞,效方來之應,猶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罝之路也。」明.朱權《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進若緣木求魚。」也作「守株伺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剛毅、堅毅。如:「頑強」。《孟子.告子下》:「樂正子強乎?」《韓非子.孤憤》:「能法之士,必強毅而勁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