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靡靡     
瀏覽人次:2008 收藏人次:136561
1.遲緩。《詩經.王風.黍離》:「行邁靡靡,中心搖搖。」晉.王讚〈雜詩〉:「胡寧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2.草隨風倒伏相依的樣子。《文選.宋玉.高唐賦》:「薄草靡靡,聯延夭夭。」
3.頹廢淫蕩。《韓非子.十過》:「此師延之所作,與紂為靡靡之樂也。」《聊齋志異.卷二.鳳陽士人》:「音聲靡靡,風度狎褻。」
4.盡。《文選.陸機.歎逝賦》:「親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
5.細好。《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閒徙倚於東廂兮,觀夫靡靡而無窮。」
靡靡之音     
瀏覽人次:35409 收藏人次:1244180
靡靡,頹廢淫蕩。靡靡之音是指商紂時頹廢淫蕩、使人沉溺享樂而忽略國事,進而導致亡國之樂曲。見《韓非子.十過》。《聊齋志異.卷四.羅剎海市》:「馬即起舞,亦效白錦纏頭,作靡靡之音。」後指令人頹廢、喪志的音樂。如:「常聽靡靡之音,會讓人放縱或意志消沉。」也作「糜糜之音」、「靡靡之樂」。
靡靡之樂     
瀏覽人次:1750 收藏人次:0
靡靡,柔弱、委靡不振。靡靡之樂指頹廢、色情、低級趣味的音樂。《韓非子.十過》:「此師延之所作,與紂為靡靡之樂也。」《史記.卷三.殷本紀》:「於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也作「糜糜之音」、「靡靡之音」。
靡靡之聲     
瀏覽人次:863 收藏人次:0
即「靡靡之音」。見「靡靡之音」條。01.晉.皇甫謐《帝王世紀》:「大進侏儒倡優,為爛漫之樂,設奇偉之戲,縱靡靡之聲。」02.《南史.卷二.宋前廢帝本紀》:「事畢,將奏靡靡之聲,壽寂之懷刀直入,姜產之為副,諸姬迸逸,廢帝亦走。」靡靡之響"> 
靡靡之響     
瀏覽人次:511 收藏人次:0
即「靡靡之音」。見「靡靡之音」條。01.明.沈寵綏《度曲須知.絃索題評》:「古曲聲情,雄勁悲激,今則盡是靡靡之響。」
猗猗靡靡     
瀏覽人次:284 收藏人次:0
相隨的樣子。《老殘遊記》第一○回:「那左手進退揉顫,其餘音也就隨著猗猗靡靡。」
    
瀏覽人次:61950 收藏人次:4552441
頽廢,衰弱不振。如:「委靡」、「靡靡之音」。
    
瀏覽人次:30961 收藏人次:4258702
4.區別。《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三國魏.曹植〈節遊賦〉:「觀靡靡而無終,何渺渺而難殊。」
千篇一律     
瀏覽人次:25957 收藏人次:1122221
同形式、內容的文章,指文章寫作毫無新義。見「千篇一律」條。
01.清.朱庭珍《筱園詩話.卷一》:「靡靡之音,陳陳之套,千手一律,萬口同腔。」
    
瀏覽人次:19553 收藏人次:2550744
2.分開、離散。如:「分崩離析」、「條分縷析」。《漢書.卷三○.藝文志》:「五經乖析,儒學寖衰。」《文選.王讚.雜詩》:「胡寧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