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韶樂     
瀏覽人次:1049 收藏人次:0
相傳上古時代,夔所作的音樂,以簫為主樂器,舞者手執長簫,在幽悠清柔的簫音裡,緩緩起舞。後以韶樂為樂教的代表。
韶樂     
瀏覽人次:152 收藏人次:0
樂舞種類名稱。具雅樂特色的燕饗時之儀式樂舞。《新唐書.禮樂志》:文宗(西元827∼西元840)好雅樂,詔太常卿馮定采開元(西元713∼西元741)雅樂作成「雲韶樂」。樂器有:玉磐、四虛、琴、瑟、筑、簫、箎、籥、跋膝、笙、等皆一,登歌四人,分立堂上下,童子五人,繡衣執金蓮花以導,舞者三百人(《樂府雜錄》:舞童五人),階下設錦筵,遇內宴乃奏。另《唐會要》:太常梨園別教院有「雲韶樂」一章。《新唐書.禮樂十二》、《樂府雜錄》、《唐會要.卷三十三》、《唐代音樂史的研究》。
中和韶樂     
瀏覽人次:146 收藏人次:0
  清代宮廷音樂中地位最高的是中和韶樂,體現最多復古思想,因其所使用樂器多是民間久已不用的古代雅樂樂器。運用場合為祭祀、朝會、宴饗等三種。首先,作為祭祀用的中和韶樂規模最大,兼用文舞、武舞,連歌生、舞生共用二○四人,歌詞中強調皇帝與神明間的關係,間接抬高統治者的地位,造作一套徒具形式的古樂,故祭祀時皇帝出入儀仗也用到鹵簿大樂。其次,朝會和宴饗用的中和韶樂,不包含歌和舞,樂器種類相同,但件數減少,只用四十人,在大殿舉行。
    
瀏覽人次:52459 收藏人次:7183544
喜悅。如:「快樂」、「歡樂」、「樂不可支」、「樂極生悲」。
喜歡去做。如:「樂此不疲」、「樂於助人」、「樂善好施」。
有節奏而和諧動人的聲音。如:「音樂」、「樂曲」、「樂章」。
喜好。如:「樂山樂水」。
    
瀏覽人次:25697 收藏人次:528665
美好的。如:「韶光」、「韶華虛度」。
嘆為觀止     
瀏覽人次:29214 收藏人次:1206983
簫者,曰:『德治矣哉!……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譯文請季札在魯國欣賞音樂,季札看見樂者隨韶樂而起舞便說:「德行已經達到最好的了!......看到這裡已經好到極點了!如果有其他的音樂,我不敢請求欣賞了。」 相似詞盡善盡美、十全十美、冠絕天下 相反詞乏善可陳、不堪入目、不屑一顧 例句馬戲團的特技表演驚險萬分,真教人嘆為觀止!
三月不知肉味     
瀏覽人次:5216 收藏人次:157397
孔子在齊國聽得韶樂,三個月吃肉都不知味道。典出《論語.述而》。比喻專心一意,全神貫注。《老殘遊記》第二回:「還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澈些!」
簫韶     
瀏覽人次:460 收藏人次:247027
樂曲名。相傳舜所制的大型樂舞曲。也稱為「箾韶」、「大韶」、「九韶」,亦簡稱「韶」。《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清.陳奕禧〈虞帝陵〉詩:「饗堂合樂處,彷佛奏《箾韶》。」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