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預期壽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期壽命與「從出生開始的平均預期生命」有關,意指一個人從現在年齡算起,預期可以繼續存活的平均年數,亦稱為「平均壽命」或「平均餘命」。在美國,國民○歲的預期壽命在一九○○年為四十七歲,在一九八○年代中期為七四.五歲;其中男性為七○.五歲,女性七八.五歲。在日本,男、女性的預期壽命早已超過了八十歲。臺灣地區在民國四十年(1951)時,男性預期壽命為五三.四歲,女性為五六.三歲;到民國八十三年(1994)時,男性為七一‧八歲,女性為七七.八歲,顯示男、女性的預期壽命皆有顯著的增加,而且女性預期壽命都高於男性,增加的幅度也較男性為大。
  預期壽命是一個人造的名詞,是由人口生命表(dem...
平均預期壽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均預期壽命亦稱平均餘命,是表示每一個活到X歲的人,平均可預期再活存的年數。平均壽命可用生命表計算而得。最後之計算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ex=Tx/lx
  式中°ex為平均壽命。Tx是滿x歲以後一直到無人生存時之總存活年數,lx是指存活到x歲之人數。
  通常所說的平均餘命是指°e。,即出生時(或零歲)之預期壽命預期壽命會隨衛生狀況之改善而延長。以台灣為例,民國五十年時,男女之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62.6歲及67.0歲。到了民國八十三年已增加為71.8歲及77.7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段時間。如:「日期」、「假期」、「學期」、「潛伏期」、「青春期」、「授粉期」、「採收期」、「危險期」。
規定、約定的時間。如:「期刊」、「定期」、「過期」、「限期」、「分期付款」、「逾期作廢」、「後會有期」。
盼望、希望。如:「期盼」、「期勉」、「期待」、「期許」、「期望」。
約定。如:「不期而遇」。
量詞。用於計算事物分期的單位。如:「訓練計畫一年分為四期。」、「這本雜誌已出版六十期。」
一周年。如:「期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前、事先。如:「預備」、「預防」、「預計」、「預算」、「預賽」。
參加。通「與」。如:「參預」、「干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命。如:「福壽雙全」、「人壽年豐」。
年歲、生命。如:「壽命」、「享壽」、「長壽」、「高壽」、「壽終正寢」、「壽比南山」。
生日。如:「作壽」、「壽誕」、「壽星」、「祝壽」。
與生日有關的。如:「壽桃」、「壽麵」。
裝殮死人用的。如:「壽材」、「壽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差遣。如:「命人前去」。
上級對下級的指示。如:「命令」、「遵命」、「奉命」、「聽命行事」。
生物生存的機能。如:「生命」、「性命」、「救命」、「命在旦夕」。
先天注定的,非後天所能改變的。如:「命運」、「好命」、「算命」、「紅顏薄命」、「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取定。如:「命名」、「命題」。
以為。如:「自命不凡」、「自命風流」。
預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前的期望。如:「他這個月的業績,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
壽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生命,生存的期限。《楚辭.屈原.大招》:「永宜厥身,保壽命只。」唐.韓愈〈歐陽生哀辭〉:「壽命不齊兮人道之常,在側與遠兮非有不同。」
2.使用的期限。如:「這臺錄影機的壽命有多久?」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