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7.61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俗習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國家、民族或地方在較長時間裡形成並流行的風尚和習慣。如:「中秋節吃月餅是很多華人的風俗習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空氣流動所產生的現象。如:「春風」、「北風」、「颱風」。
景象。如:「風光」、「風景」。
習氣、習俗。如:「校風」、「風氣」、「移風易俗」、「傷風敗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消息。如:「風聲」、「口風」、「通風報信」、「聞風而逃」。
傳聞的。如:「風聞」、「風評」、「風傳」。
氣韻、儀態。如:「作風」、「風度」、「風格」、「風韻」。
中醫上稱某些病症為「風」。如:「風溼」、「風寒」。
名譽。如:「家風」、「門風」。
借風力的吹拂使東西乾燥或潔淨。如:「風乾」、「風雞」、「晒乾風淨」。
詩經體裁之一。指詩經國風中收集的民俗歌謠。
吹。如:「春風風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性。如:「習慣」。
經常做的、成習性的。如:「慣竊」、「慣技」、「慣例」。
溺愛、縱容。如:「嬌生慣養」、「這孩子被慣壞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覆演練、鑽研。如:「學習」、「研習」、「練習」、「溫習」、「學而時習之」。
做慣而不易改變的行為。如:「習慣」、「惡習」、「舊習」、「積習」、「習俗」、「習以為常」。
時常、時時。如:「習聞」、「習見」。
習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孔子家語.卷九.七十二弟子解》:「然少成則若性也,習慣若自然也。」《續孽海花》第四三回:「狀元夫人既然打算在北京開碼頭,當然要曉得些北京的習慣。」
2.逐漸適應。如:「她已習慣都市裡繁忙的生活步調。」《三俠五義》第一一二回:「那一派的驕侈倨傲,同流合汙,已然習慣成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土民情。如:「風俗」、「習俗」、「入境隨俗」、「移風易俗」。
一般的、普通的、大眾化的。如:「通俗」、「俗套」、「俗文學」。
不雅、不入流的。如:「俗氣」、「低俗」、「鄙俗」、「俗不可耐」。
平凡的、平庸的。如:「庸俗」、「俗人」、「凡夫俗子」。
泛指塵世人間。如:「俗世」、「俗緣」、「俗念」、「還俗」。
風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尚習俗。《西遊記》第二五回:「這童子差了,你這裡風俗不好,卻怎的關了門喫飯。」《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果然鎮遠有個風俗,說正月十八日,鐵溪裡龍神嫁妹子。」
世風日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的風俗習慣日漸澆薄,每況愈下。如:「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入境隨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一個地方就順隨當地的風俗習慣行事。如:「各地風土人情不同,入境隨俗才不致引起誤會。」
流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流行於社會上的風俗習慣。《禮記.射義》:「幼壯孝弟,耆耋好禮,不從流俗,脩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孟子.盡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汙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