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飄     
瀏覽人次:265 收藏人次:0
風的吹動。《文選.曹植.朔風詩》:「風飄蓬飛,載離寒暑,千仞易陟,天阻可越。」《文選.左思.吳都賦》:「揮袖風飄,而紅塵晝昏,流汗霡霂,而中逵泥濘。」
    
瀏覽人次:22129 收藏人次:8287230
因空氣流動所產生的現象。如:「春風」、「北風」、「颱風」。
景象。如:「風光」、「風景」。
習氣、習俗。如:「校風」、「風氣」、「移風易俗」、「傷風敗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消息。如:「風聲」、「口風」、「通風報信」、「聞風而逃」。
傳聞的。如:「風聞」、「風評」、「風傳」。
氣韻、儀態。如:「作風」、「風度」、「風格」、「風韻」。
中醫上稱某些病症為「風」。如:「風溼」、「風寒」。
名譽。如:「家風」、「門風」。
借風力的吹拂使東西乾燥或潔淨。如:「風乾」、「風雞」、「晒乾風淨」。
詩經體裁之一。指詩經國風中收集的民俗歌謠。
吹。如:「春風風人」。
    
瀏覽人次:16630 收藏人次:4407263
2.隨風吹送。如:「飄香」。唐.白居易〈長恨歌〉:「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瀏覽人次:31910 收藏人次:3869177
1.散播到遠方的香氣。《楚辭.屈原.九歌.山鬼》:「被石蘭兮帶杜衡,析芳馨兮遺所思。」唐.劉兼〈蓮塘霽望〉詩:「新秋菡萏發紅英,向晚風飄滿郡馨。」
閉月羞花     
瀏覽人次:30910 收藏人次:1563508
「閉月羞花」係由「閉月」及「羞花」二語組合而成。
「閉月」是出自三國魏.曹植〈洛神賦〉。
「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形容洛神美好的姿態,像是被輕雲掩蔽的月亮,也像是隨風飄搖、迴旋的落雪,曼妙無比。
「羞花」是出自唐.李白〈西施〉詩。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形容西施美麗的容貌,冠絕古今,連荷花都自覺不如而感到羞愧。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閉月羞花」,用來形容女子容貌十分姣好。
水性楊花     
瀏覽人次:21863 收藏人次:839295
水性隨勢流動易變,楊花隨風飄蕩不定。比喻用情不專,作風輕浮。多指女子。含貶義。《綠野仙蹤》第八三回:「況男子漢那一個不是水性楊花,你不拿住他個把柄還了得!」《福惠全書.卷一九.刑名部.姦情》:「或彼粗悍而誘彼以溫柔,婦人水性楊花,焉有不為所動。」《紅樓夢》第九二回:「大凡女人都是水性楊花。我若說有錢,他便是貪圖銀錢了。」也作「楊花水性」。
    
瀏覽人次:18263 收藏人次:2709697
2.高大突出。唐.韓愈〈記夢〉詩:「隆樓傑閣磊嵬高,天風飄飄吹我過。」
迥然不同     
瀏覽人次:14570 收藏人次:2904178
〈古詩〉4>第一,子建5>次之,此論誠然。觀子建「明月照高樓」、「高臺多悲風」、「南國有佳人」、「驚風飄白日」、「謁帝承明廬」等篇,鏗鏘音節,抑揚態度,溫潤清和,金聲而玉振之,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與《三百五篇》異世同律,此所謂韻不可及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朱熹〈答程允夫書〉其四。
(2) 鍾嶸:?∼西元518?,字仲偉,南朝梁潁川人,南朝齊、梁的文藝批評家。好學有思理,歷仕南朝之齊、梁。曾品評漢魏至梁一百二十餘詩人之詩作,論其優劣,分為上、中、下三品,著成《詩品》,與《文心雕龍》並稱。
(3) 《詩品》:南朝梁鍾嶸撰,共三卷。品評古今五言詩,自漢、魏至梁,共一百二十餘人...
    
瀏覽人次:11485 收藏人次:704499
形容風雨聲。唐.韓偓〈夏夜〉詩:「猛風飄電黑雲生,霎霎高林簇雨聲。」
    
瀏覽人次:10625 收藏人次:2860530
1.暗,光線不明。如:「昏暗」、「昏黃」。《文選.左思.吳都賦》:「揮袖風飄,而紅塵晝昏。」《紅樓夢》第五回:「忽喇喇如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