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飢餓。如:「飢」。《太平廣記.卷八二.呂翁》:「吾家本山東,良田數頃,足以禦寒,何苦求祿。」
2.受飢餓的人。《後漢書.卷三四.梁統傳》:「每有飢饉,輒載租穀於城門,賑與貧,不宣己惠。」
1.使受餓。《孟子.梁惠王下》:「比其反也,則凍其妻子。」
2.沮喪、失去勇氣。如:「勝不驕,敗不。」
3.腐爛。《論語.鄉黨》:「魚而肉敗,不食。」三國魏.何晏.集解:「魚敗曰。」
空、乏。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事類》:「有學飽而才,有才富而學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喪失鬥志,失去勇氣和信心。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一齣:「俺覷得他如兒戲,你好男兒休氣。」
勝不驕,敗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勝利了不驕傲,失敗了也不氣。語本《商君書.戰法》:「王者之兵,勝而不驕,敗而不怨。」表示不論勝敗,都能保持平常心。如:「我們要以勝不驕、敗不的精神,來參與這場競賽。」
若敖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楚國令尹子文為若敖的後代,其弟子良生子越椒,子文以為越椒狀如熊虎,聲似豺狼,若不殺之必使若敖氏滅亡。子良不肯,子文深以為慮,臨死時遂聚集族人說:「鬼猶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而!」見《左傳.宣公四年》。後用以比喻人絕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寒冷飢餓。《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貧者人之常,叨朝廷之祿,不至凍足矣,何求富為!」
殍相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餓死的人連接不斷。唐.陸贄〈請減京東水運收腳價於緣邊州鎮儲蓄軍糧事宜狀〉:「至使郊畿之間,煙火殆絕,都市之內,殍相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飢餓。《後漢書.卷七.孝桓帝紀》:「其不被害郡縣,當為飢者儲。」《三國演義》第三回:「帝與王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飢,相抱而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我氣,不圖振作。如:「失敗之後,切莫自。」《清史稿.卷四五九.列傳.歐陽利見》:「當時挾戰勝之威,保臺復越,亦尚有可為。獨怪當事者為臺灣難保之說以自其氣,致使關外雖利,而越南終非我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飢餓。《三國志.卷一三.魏書.王朗傳》:「窮老者得仰食倉廩,則無餓之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餓死。《左傳.昭公五年》:「以讒人入,其名曰牛,卒以死。」《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民之死者,數十萬口,流亡不可勝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