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37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騎兵。《三國演義》第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帶鐵甲馬軍入城,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能載重行遠,並善於奔馳。如:「馬匹」、「駿馬」。
馬上:立刻。如:「政府為了便民,特地成立馬上辦中心。」
兵馬:泛指兵力。如:「我方的兵馬是敵方的一倍。」
人馬:多指人員。如:「登山隊的人馬剛從這兒經過。」
馬虎:隨便、不嚴謹。如:「為人處事,不可馬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裝部隊、兵種。如:「國軍」、「陸軍」、「海軍」、「空軍」。
野戰部隊中大於師而小於軍團的戰鬥單位,通常轄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師及必要的戰鬥支援與勤務支援部隊。
充軍:古時遣發犯罪的人到遠地服役。
推心置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載,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改國號為「新」,推行改革政策,卻因法令煩苛,弄得民不聊生,四方分裂。此時劉秀兄弟也以恢復漢室為號召,擁立劉玄為更始皇帝,加入反王莽政權的陣容。劉秀待人誠懇,擅於用兵,軍民悅服。邯鄲一役,劉秀大敗莽軍,被劉玄封為蕭王。後來劉秀又北上擊敗強大的銅馬軍以及其他的割據勢力,戰敗軍隊紛紛投降。劉秀收編降卒,原先的首領也都分派官職。但是這些首領們仍然心存疑慮,深怕劉秀終會對他們不利。劉秀看出他們的心態,就下令讓他們仍然回去帶領自己的部隊,自己只帶著極少的隨從前去巡察。降將們看到劉秀對他們毫無戒心,十分信賴,便說:「蕭王把他的赤誠之心都推移到人家的肚子裡...
搖旗吶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水滸傳》第四一回:「就江邊看時,見城裡出來的官軍約有五七千:馬軍當先,都是頂盔衣甲,全副弓箭,手裡都使長鎗;背後步軍簇擁,搖旗吶喊,殺奔前來。」
橫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像螃蟹一樣橫著走路。比喻蠻不講理,胡作非為。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正是常將冷眼看螃蟹,看你橫行得幾時。」《三國演義》第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帶鐵甲馬軍入城,橫行街市。」
投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止抵抗,向對方降順。《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纔經數合,只見樊愛能、何徽兩個引取馬軍先走,右軍潰散,只留步軍千餘人,盡解甲走詣北漢主軍前投降。」《三國演義》第二回:「朱儁分兵四面圍定,城中斷糧,韓忠使人出城投降。」
惶惶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驚慌害怕,十分不安。《三國演義》第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帶鐵甲馬軍入城,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也作「惶恐不安」、「惶悚不安」。
推心致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秀待人誠懇,擅於用兵,軍民悅服。邯鄲一役,劉秀大敗莽軍,被劉玄封為蕭王。後來劉秀又北上擊敗強大的銅馬軍以及其他的割據勢力,戰敗軍隊紛紛投降。劉秀收編降卒,原先的首領也都分派官職。但是這些首領們仍然心存疑慮,深怕劉秀終會對他們不利。劉秀看出他們的心態,就下令讓他們仍然回去帶領自己的部隊,自己只帶著極少的隨從前去巡察。降將們看到劉秀對他們毫無戒心,十分信賴,便說:「蕭王把他的赤誠之心都推移到人家的肚子裡了,我們怎能不捨命回報呢?」後來「推心置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以至誠待人。
儘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盡全力。《三國演義》第一四回:「惇乃與曹洪分為兩翼,馬軍先出,步軍後隨,儘力攻擊。」《初刻拍案驚奇》卷六:「狄氏心裡愛得緊,只怕他心上不喜歡,極意奉承,滕生也儘力支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