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駢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駢、儷,並也。駢儷指對偶的文句。也作「駢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兩馬並駕一車。《說文解字.馬部》:「駢,駕二馬也。」
2.兩匹馬並行。唐.薛濤〈送鄭眉州〉詩:「雙旌千騎駢東陌,獨有羅敷望上頭。」
3.兩物並列。宋.曹勛〈出入塞詩.序〉:「聞南使過,駢肩引頸,氣哽不得語。」
1.兩物相連的。如:「駢拇枝指」。
2.有對偶的。如:「駢句」。唐.柳宗元〈乞巧文〉:「駢四儷六,錦心繡口。」
1.齊併的。唐.韓愈〈雜說〉:「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2.表示並聯的性質狀態。唐.柳宗元〈游黃溪記〉:「祠之上兩山牆立,如丹碧之華葉駢植。」
1.地名。春秋時齊邑,故地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臨朐縣。
2.文體名。講究句式整齊、對仗工整、辭藻華麗的文體。如:「駢文」、「駢體文」。
3.姓。如春秋時齊有駢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配偶。如:「賢伉儷」。《左傳.成公十一年》:「鳥獸猶不失儷。」
1.成雙成對的。如:「儷影」。
2.文字成對偶、對仗的。如:「儷辭」、「儷句」。
駢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體名。對散文而言,字句駢儷,注重聲色藻繪,盛行於六朝及初唐,為當時文章正格。參見「駢體文」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對偶、駢儷。[例]俳句、俳賦
對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古詩文中字數相同、意思相對的句子。後因對格律駢儷的要求,至近體詩興起時,乃用以指律詩中間兩聯須相對仗、講平仄的句子。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麗辭》:「張華詩稱『遊雁比翼翔,歸鴻知接翮』;劉琨詩言『宣尼悲獲麟,西狩泣孔丘』。若斯重出,即對句之駢枝也。」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對句好可得,結句好難得,發句好尤難得。」
袁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家”。 學術思想  袁枚為文自成一家,與紀曉嵐齊名,時稱「南袁北紀」。文章主「駢散合一」,兼取六朝駢儷,較桐城派通達,亦提倡婦女文學。袁枚為詩,主張書寫性情,倡(性靈說),作品率真自然,活潑清新,獨樹一格,與趙翼 蔣士銓並稱乾隆三大家。為文則駢散並重,自然流暢,富有情趣。 評價:朱庭珍評述袁枚:“袁既以淫女狡童之性靈為宗,專法香山、誠齋之病,誤以鄙俚淺滑為自然,尖酸佻巧為聰明,諧謔遊戲為風趣,粗惡頽放為豪雄,輕薄卑靡為天真,淫穢浪蕩為艷情,倡魔道妖言,以潰詩教之防。” 相關故事:袁枚第三妹名機,字素文,皮膚白皙,在姐妹...
俳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賦體。以字句雕琢、行文駢儷為特色,盛行於六朝。也稱為「排賦」、「駢賦」。
古文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柳宗元等,反對唐初駢儷的文風,力主文以載道之說,欲以先秦、兩漢的散文代替駢文,宋歐陽修等繼之,遂使古文成為文章正宗,是為「古文運動」。
尻輪神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臀部為車輿,以心神為駕車的馬。語本《莊子.大宗師》:「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為馬,予因乘之,豈更駕哉。」引申為隨心所欲的神遊物外。元.劉壎《隱居通議.卷二三.駢儷三》:「尻輪神馬,遍從塵外遨遊,心印法燈,盡向眼前了徹。」也作「尻輿神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