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駭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對電腦技術十分著迷的人。通常具有深厚的電腦及網路使用能力,並且有解決難題的智慧和毅力。早期此詞無貶義,後來轉指電腦網路的惡意侵入者。為英語Hacker的音譯。
J. Random駭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神祕人物或神祕駭客之稱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驚、害怕。如:「驚駭」、「駭異」。
令人吃驚、害怕的。如:「驚濤駭浪」、「驚世駭俗」、「駭人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訪的人。與「主」相對。如:「客人」、「賓客」、「寒夜客來茶當酒」。
出門在外的。如:「客居」、「客遊」、「客死他鄉」。
出門在外的人。如:「旅客」、「過客」、「遊客」。
做生意的人對顧主的稱呼。如:「顧客」、「客戶」、「乘客」、「客滿」。
泛稱從事某種活動或具有某項特長的人。如:「政客」、「說客」。
古時候指寄食貴族豪門的人。如:「食客」、「門客」。
不是專業的。如:「客串」。
客觀:對於事物能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判斷,而不堅持自己的看法。如:「我們必須以客觀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
量詞。用於計算定量出售食品的單位。如:「他點了一客八分熟的牛排。」
攻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武力、語言或文字對人施加傷害。如:「他義正詞嚴,以事實澄清了對手的攻擊。」
2.主動進攻,襲擊敵人。《三國演義》第一○八回:「今他築起大堤,左右又築兩城,以防巢湖後面攻擊,諸公須要仔細。」
Appl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板電腦等。它在高科技企業中以創新而聞名。 歷史 成立前在創立電腦前,創始人之一沃茲已經是一個電子學駭客,自1975年,他在惠普上班和幫斯蒂夫·賈伯斯設計Atari電子遊戲。當時沃茲向由Alex Kamradt開設的分時電腦系統服務公司Call Computer租用小型電腦使用。 蘋果的由來在史蒂夫·賈伯斯、史蒂夫·沃茲尼克和羅納德·韋恩三人決定成立公司時,賈伯斯正好從一次旅行回來,他向沃茲建議把公司命名為「蘋果電腦」。最初的LOGO在1976年由創始人三人之一韋恩設計,只在生產Apple-I時使用,為牛頓坐在蘋果樹下看...
網路犯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製炸彈等。網路詐欺:利用網路購物騙取帳號,或以便宜廉售家電騙取價款。網路恐嚇:寄發電子恐嚇郵件。網路駭客:侵入或攻擊網站,刪除、變更或竊取相關資料。 相關法規由於網路領域已不再是虛擬世界而避居於法律規範之外,因其仍與現實世界有相當大的重疊,基本的法益體系也沒有改變,刑法原本即有相關處罰規定,所以刑法大部分的條文如妨害風化、妨害名譽、詐欺、竊盜、賭博等在網路世界仍可適用。網路色情:散布播送販賣製造猥褻物品罪(刑法第235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28條)。線上遊戲虛擬寶物:無故使用他人帳號、密碼入侵電腦、無故取得、...
資訊科技與人文素養的統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項第二款之行為者,亦同」。秘密罪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五萬元以下罰金。竊取機密:現在有很多駭客在網路上針對各大企業或是個人來竊取他們的內部資料或是資訊,,但是這種犯罪行為,是可以依照刑法上的妨害秘密、竊盜等罪嫌來處理的。 正確使用網路的態度網際網路,雖然上面有取之不盡的資源,但是千萬不要因一時的疏忽,而侵犯了著作權法喔!還有,網路是便利我們生活的工具之一,網際網路也正一步步的在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但是,千萬不要把虛擬的世界和現實弄混淆了。畢竟網路只是個工具,不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全部。網路禮節網路網路即使是個虛擬...
作業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手-->使用者多小結:他就是使用者多...Windows缺點:1.使用者多-->有較多駭客想寫病毒侵入竊取資料2.作業系統版本有時沒有寫的很好就推出3.系統易有錯誤4.使用者多-->商場獨佔,ex:office價格被轟道很高5.常常沒有很多創意6.使用者多-->大多數版本,都不是給專業人士使用的7.介面不太人性化(最近有較改善,圖形化越來越多)8.他與別人的相容性較低(都叫別人聽他的規格)Mac優點:1. 圖形化介面(GUI),大型圖示2.搭配手指滑動,會有許多方便指令3.有專門的程式市集(對消...
資訊安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下享受資訊便利,才是面對資訊世紀來臨的正確態度,進而迎接未來更大的挑戰與衝擊。 影響資訊安全的因素駭客侵入電腦,盜用或更改資料。使用者有意或無心,造成資料遭竊取或毀損。資料在傳輸中被截取或變更。電腦病毒的感染,如特洛伊木馬程式等等。 資訊安全的主要層面網路安全、系統安全、資料庫安全、數位簽章、加/解密技術、電腦病毒和身份識別等 資訊安全技術之主要重點資料完整性:防止資料被未經授權的人修改或刪除其內容。私密性:防止未經授權的人讀取資料。可用性:防止未經授權的人獨占系統資源或使系統當機,導致合法的使用者無法穩定的使用系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