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1.06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驚鴻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唐朝舞蹈。唐玄宗的寵妃梅妃善此舞。梅妃江采萍長於詩賦、善於舞蹈,開元初年,選入宮內,由於她喜愛梅花,故稱梅妃。對她的舞蹈玄宗曾這樣讚賞:「吹白玉笛,作《驚鴻舞》,一座光輝」。在這裡《驚鴻舞》是一個舞蹈名稱,而在其它記載中則更多是對舞蹈姿態地形容,如《洛神賦》:「翩若驚鴻」。《樂府雜錄》舞工條載:「舞者樂之容也,有大垂手、小垂手,或如驚鴻,或如飛燕」。劉禹錫的《泰娘歌》:「舞學驚鴻水榭春,歌傳上客藍堂暮」句。《驚鴻舞》基本上是一個動作輕盈敏捷,模擬飛鳥翱翔的舞蹈。這種傳統舞姿動作至今還保留在我國各地民間和戲曲舞蹈中,如〈雙飛燕〉、〈大鵬展翅〉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害怕而不安。如:「吃驚」、「受驚」、「驚慌」。
使受驚。如:「打草驚蛇」、「驚天動地」。
出乎意料的。如:「驚喜」、「驚訝」、「驚奇」。
可怕的、嚇人的。如:「驚濤駭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配合節奏表演各種姿勢的動作。如:「跳舞」、「手舞足蹈」、「載歌載舞」、「舞步輕盈」。
舞蹈的名稱。如:「交際舞」、「芭蕾舞」、「華爾滋舞」。
揮動、耍動。如:「舞劍」、「舞棒」。
賣弄、玩弄。如:「舞弊」、「舞文弄墨」。
飛揚、飛翔。如:「飛舞」、「眉飛色舞」。
興起。如:「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水鳥。體型比雁大。背部頸部為灰色,翅膀為黑色,腹部白色。
大。如:「鴻雁」、「鴻福」。
借指書信。如:「展讀來鴻」、「來鴻敬悉」。
驚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受驚而輕捷飛起的鴻鳥。《文選.曹植.洛神賦》:「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後用以比喻女子的體態輕盈。宋.陸游〈沈園〉詩二首之一:「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清.龔自珍〈卜算子.江上有高樓〉詞:「樓外文波曲曲通,不駐驚鴻影。」
鬥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賽烹茶技術的優劣。宋.無名氏《梅妃傳》:「後上與妃鬥茶,顧諸王戲曰:『此梅精也,賜白玉笛,作驚鴻舞,一座光輝,鬥茶今又勝我矣。』」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