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高朋     
瀏覽人次:391 收藏人次:0
指貴賓。如:「開幕時,許多高朋來捧場。」《三國演義》第四○回:「粲容貌瘦弱,身材短小,幼時往見中郎蔡邕高朋滿座,聞粲至,倒履迎之。」
高朋滿座     
瀏覽人次:11395 收藏人次:2175428
語出唐.王勃〈滕王閣序〉:「十旬休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形容賓客眾多。《三國演義》第四○回:「幼時往見中郎蔡邕,時邕高朋滿座,聞粲至,倒履迎之。」
高朋故戚     
瀏覽人次:203 收藏人次:0
至親好友。元.張可久〈點絳脣.歸去來兮〉曲:「悅高朋故戚,共談玄講理,辦登山翫水,早休官棄職,遠紅塵是非。」
    
瀏覽人次:32927 收藏人次:13441812
友人。如:「朋友」、「朋儕」、「親朋」。
結夥而成黨派。如:「朋黨」。
相比。如:「碩大無朋」。
    
瀏覽人次:18033 收藏人次:10577628
物體直立時上下的長度。如:「高度」、「身高」。
高的地方。如:「登高望遠」、「居高臨下」。
與「低」相對:A>上下距離或離地面遠的。如:「高空」、「高山」、「高樓大廈」、「一山還比一山高」。B>超越一般水準或平均程度的。如:「高級」、「高價」、「高興」、「高速」、「眼高手低」。C>等級在上的。如:「高年級」、「高級中學」。D>聲音激昂的。如:「高歌」、「高聲」。
指年紀大或歲數高的。如:「高齡」、「年高德劭」、「年事已高」。
敬稱他人的事物。如:「高見」、「高足」。
部首。
姓。
    
瀏覽人次:14083 收藏人次:3306598
1.位子、席位。如:「讓座」、「入座」、「高朋滿座」。
倒屣相迎     
瀏覽人次:13182 收藏人次:860869
「倒屣相迎」原作「倒屣迎之」。東漢獻帝時,左中郎將蔡邕博學多聞,很受朝廷器重,家裡經常高朋滿座。有一天,蔡邕的僕人通報王粲來訪。蔡邕迫不及待地出迎,竟然把鞋子穿倒了。當時眾賓客皆訝異是什麼人物會讓蔡邕如此匆忙?原來竟是個年幼瘦弱的王粲,滿屋子的人都覺得驚異。蔡邕說:「這位是王府公子,天賦異秉,我自嘆不如,我家收藏的書籍文章,當全部由他來傳承。」後來「倒屣相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熱情迎接賓客。
歷久不衰     
瀏覽人次:5626 收藏人次:670904
經歷長久的時間仍不衰退。[例]這間餐廳以販賣新鮮海產聞名,開業三十年仍天天高朋滿座,歷久不衰。
倒屐相迎     
瀏覽人次:3352 收藏人次:143583
此處所列為「倒屣相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倒屣相迎」原作「倒屣迎之」。東漢獻帝時,左中郎將蔡邕博學多聞,很受朝廷器重,家裡經常高朋滿座。有一天,蔡邕的僕人通報王粲來訪。蔡邕迫不及待地出迎,竟然把鞋子穿倒了。當時眾賓客皆訝異是什麼人物會讓蔡邕如此匆忙?原來竟是個年幼瘦弱的王粲,滿屋子的人都覺得驚異。蔡邕說:「這位是王府公子,天賦異秉,我自嘆不如,我家收藏的書籍文章,當全部由他來傳承。」後來「倒屣相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熱情迎接賓客。
逢迎     
瀏覽人次:3099 收藏人次:368750
2.相遇。唐.王勃〈滕王閣序〉:「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