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魚肉鄉民     
瀏覽人次:10253 收藏人次:596489
比喻恣意欺凌百姓,剝取民膏民脂。如:「他是地方上的惡霸,一向魚肉鄉民而不以為意。」
    
瀏覽人次:12385 收藏人次:3612815
動物肌膚的總稱。包在骨頭外面,由蛋白質纖維束所構成。如:「雞肉」、「豬肉」、「牛肉」。
身體。如:「肉體」、「靈肉合一」。
果實核外可以食用的部分。如:「果肉」、「瓜肉」。
肉麻:A>肌肉感覺麻痺。B>因輕浮或虛偽的言行所引起的不舒服感覺。如:「這句話聽起來真肉麻。」
肉桂:常綠喬木植物。葉子是長圓形,具有三條葉脈。夏天開淡黃色小花,結紫黑果實。樹皮氣味辛烈。樹皮、種子、根皮、嫩枝等都可作成香料,或磨碎製成桂油,可入藥,有止痛、健胃等療效。
    
瀏覽人次:10742 收藏人次:2274078
基層的行政區域之一,設於縣之下,村里之上。如:「八里鄉」、「林口鄉」。
泛指城市以外,較偏遠的地區。如:「鄉村」、「鄉下」。
某種境界或狀態。如:「醉鄉」、「夢鄉」、「溫柔鄉」。
祖籍、出生地或長期居住過的地方。如:「鄉音」、「鄉親」、「家鄉」。
    
瀏覽人次:10490 收藏人次:4803686
人、百姓。如:「居民」、「國民」、「原住民」、「民為邦本」、「民不聊生」。
與人民有關的。如:「民生」、「民權」、「民心」、「民意代表」。
出於民間的。如:「民歌」、「民謠」、「民營公車」。
    
瀏覽人次:10018 收藏人次:8324492
一種脊椎動物。有鱗與鰭,生活於水中,用鰓呼吸。種類繁多,如黃魚、鯉魚、吳郭魚等。
形狀像魚的動物或物品。如:「鯨魚」、「木魚」。
魚肉     
瀏覽人次:917 收藏人次:0
2.把人當為魚、肉。比喻欺凌踐踏。[例]那些魚肉鄉民的惡棍,終於受到法律的制裁。
鄉民     
瀏覽人次:311 收藏人次:114410
住在鄉下的人。《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傳.孟嘗傳》:「嘗既不得進,乃載鄉民船夜遁去。」《儒林外史》第一回:「一個堂堂縣令,屈尊去拜一個鄉民,惹得衙役們笑話。」
雞犬不寧     
瀏覽人次:13467 收藏人次:518656
每天活在恐懼中的鄉親相比,實在幸運得多,還有什麼可怨的呢?」柳宗元藉捕蛇人之口,諷刺朝廷的苛政,勾畫魚肉鄉民者的嘴臉,文中「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譁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一段,生動刻畫了得勢者的可惡與人民的無助可悲。後來「雞犬不寧」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被嚴重騷擾。
黨錮之禍     
瀏覽人次:2893 收藏人次:0
和帝以後,外戚與宦官在內朝龍爭虎鬥,輪流掌權。宦官掌權之後,即利用族人與養子任地方大員,與豪族勾結,魚肉鄉民,其情形和外戚如出一轍。 經歷在內朝掌政的情況下,政治上慢慢出現了批判勢力。這些事例大都來自有關未而無權利的外朝官僚。其批評對象都指向宦官。外潮的批評始於安帝,但批評者不是自殺,即是下獄而死。至桓帝時,批評者已成為一股龐大的勢力。這些批評者大多為儒者出世,稱為「清流」。清流派的結構大致是外朝官僚、非宦官派的地方官、受排拒的豪族、不受重視的鄉論以及太學生為主,在過及於其他地方。批評勢力興起,當然會受到當權派宦官的壓制...
豪奪     
瀏覽人次:496 收藏人次:0
憑恃勢力大量奪取他人的財物。[例]他在地方上巧取豪奪,魚肉鄉民,真令人深惡痛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