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鹽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非鹼土,指含高量可溶性鹽類的土壤。通常分布在乾燥地區與沿海一帶。
鹽土化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鹽土化作用指可溶性鹽類積聚於土壤中之過程。地表的可溶性鹽類聚積於土壤中,由於水分的蒸發,使土壤呈鹽土化作用。海濱地區的土壤便極易因海水影響,而呈鹽土化現象。當土壤中可溶性鹽類達到一定濃度時,便會影響植物的生長,阻止植物吸收水分,不能生長乃至於枯死。
  土壤含鹽量在0.1%以下是可以忽略的,在0.4-0.6%時是中等鹽度,0.8-1.0%時則為高鹽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無色透明的礦物質。主要成分為氯化鈉。味鹹。有海鹽、池鹽、岩鹽等。可供調味及工業上使用。如:「粗鹽」、「精鹽」、「低鈉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上的沙、泥混合物。如:「泥土」、「沙土」、「黏土」。
土地。如:「寸土寸金」。
疆域。如:「國土」、「領土」。
國、鄉。如:「故土」、「吾土吾民」。
本地的。如:「土產」、「土話」、「土風」、「土生土長」。
不合潮流的、閉塞不通的。如:「土裡土氣」、「土頭土腦」。
古老流傳的、民間沿用的。如:「土法煉鋼」。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