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75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鹽水入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鹽水比淡水重,所以靠近海岸的含水層底部,會形成一個鹽水楔。若在海岸含水層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而產生向內陸的水力梯度,會引致海水流向內陸的抽水井,而發生海水入侵。若含水層中,新鮮的地下水底部為鹽水,在淡水區抽取地下水時,抽水井的下端,引起淡水與鹽水介面的上升,稱為鹽水上揚(upconing)。
  位於海岸或海島地區之地下含水層,由於淡水比海水輕的緣故,當抽取地下水時,海水往往會入侵井內,而造成淡水被鹽水污染的嚴重問題。依據近似理論估算結果,在靜水壓平衡下,為了防止鹽水入侵的發生,高出海平面每單位(如m)之淡水,其底下必須有40單位(40m)之淡水。換言之,淡水與海水之交界面,如以海平面計算,約為1:40之比。如果換成抽取地下水而言,淡水水位每單位之洩降,將會引起海水入侵40單位。因此為了防止鹽水入侵,最好之方法是限制超抽地下水,或者採取地下水之補注措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色、無味的液體。如:「冰水」、「熱水」、「水火無情」。
江、海、河流、湖泊的總稱。如:「漢水」、「洛水」、「水運」、「水路」。
汁、液。如:「墨水」、「藥水」、「橘子水」、「檸檬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無色透明的礦物質。主要成分為氯化鈉。味鹹。有海鹽、池鹽、岩鹽等。可供調味及工業上使用。如:「粗鹽」、「精鹽」、「低鈉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外面進到裡面。與「出」相對。如:「入口」、「出入」、「入境」、「入場」、「引狼入室」。
參加。如:「入學」、「入會」、「入股」、「入伍」。
收進、所得。如:「收入」、「入帳」、「量入為出」、「入不敷出」。
到、達。如:「入夜」、「入夏」、「入冬」。
落。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合乎。如:「入時」、「入流」、「入情入理」。
沉溺、深陷。如:「入迷」、「入神」、「走火入魔」。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如「月」、「屋」、「質」、「覺」等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奪取、進犯。如:「侵略」、「侵奪」、「侵占」、「侵害」、「入侵」。
逼近、迫近。如:「侵曉」。
入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外向內發動侵略,常指國家或民族之間的戰爭。如:「匈奴入侵」。漢.荀悅《前漢紀.卷一一.武帝紀二》:「遂入侵燕代,北服渾窳、屈射、丁零、高昆、新黎之國。」
鹽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河川名。舊名永豐渠,北魏時鑿成。源出山西省夏邑縣北,西南流,經夏、安邑、解諸縣,至虞鄉入五姓湖。也稱為「白沙河」。
2.含鹽的水。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