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927.6563 ms
共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麈尾的簡稱。唐.盧照鄰〈行路難〉:「金貂有時換美酒,玉麈但搖莫計錢。」《紅樓夢》第三六回:「襲人坐在身旁,手做針線,旁邊放著一柄白犀麈。」
|
麈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麈的尾毛做成的拂塵,可用來驅趕蚊蠅。《晉書.卷四三.王戎傳》:「每捉玉柄麈尾,與手同色。」《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
玉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玉為柄的麈尾。唐.盧照鄰〈行路難〉:「金貂有時換美酒,玉麈但搖莫計錢。」《西遊記》第二五回:「那行者沒高沒低的,棍子亂打。大仙把玉麈左遮右攩,奈了他兩三回合。」
|
揮麈清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談論。《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只是江南時魚、櫻、筍下酒之物,與先生們揮麈清談。」
|
麈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麈尾做的拂塵。《幼學瓊林.卷三.器用類》:「王衍清談,常持麈拂。」
|
麈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談。因魏晉時名士執麈尾清談而得名。宋.辛棄疾〈滿江紅.美景良辰〉詞:「更如今,不聽麈談清,愁如髮。」
|
揮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揮動麈尾。宋.歐陽修〈和聖俞聚蚊〉詩:「抱琴不暇撫,揮麈無由停。」
2.晉代人們清談時,常揮麈以為談助,後稱談論為「揮麈」。宋.蘇軾〈贈治易僧智周〉詩:「斷絃挂壁知音喪,揮麈空山亂石聽。」
|
談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談話時手上所拿的拂塵。宋.黃庭堅〈送定公〉詩:「每來促談麈,風生塵竹枝。」
|
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撣拭塵埃或驅除蚊蠅的用具。如:「拂子」。漢.徐淑〈又報嘉書〉:「今奉旄牛尾拂一枚。」《南史.卷四五.陳顯達傳》:「麈尾蠅拂是王、謝家物,汝不須捉此自逐。」
|
道貌岸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敦煌變文《維摩詰經講經文》(據《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引)光嚴1>整行之次2>,忽見維摩3>,道貌4>凜然5>,儀形畾落6>。右手掌拂塵之麈尾,左手擎化物之寒笻,萬莖之鶴髮垂肩,數寸之雪眉覆目。道眼,天上之雲霞;歷歷星冠,奪人間之皓月。遙望而清風宛在,鶴處雞群;近觀而光彩射人,龍來洞口。 〔注解〕
(1) 光嚴:菩薩名。
(2) 整行之次:即「整行次」,打點、整理行旅之處所。
(3) 維摩:為佛陀之在家弟子,乃中印度毘舍離城之長者。精通大乘佛教教義,修行高遠,雖出家弟子猶有不能及者。亦稱為「維摩詰」、「無垢稱」等。
(4) 道貌:修行者的容貌。
(5) 凜然:莊嚴肅穆的樣子。
(6...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