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40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龜殼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頭呈三角形,覆有細鱗,背呈褐色,腹面淡褐色,散布許多斑點。生活在山區,以鳥類、鼠類為食。
龜殼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acropisthodon rudis rudis (Boulenger, 1906)
中、小型蛇,體短而粗,略為扁平,體色為棕色或悰褐色,體背與體側有大型的菱形或橢圓形斑塊,其間夾雜較小的不規則形斑紋。頭大且呈三角形,有些人會將其誤認為龜殼花或百步蛇,背鱗列數為23列。
台灣、中國大陸中南及西南部。
分布於中、低海拔之山區,多棲息於闊葉林、混合林以及其邊緣地帶。受干擾時,頸部會擴張呈扁平狀,狀似蝮蛇,藉以避免敵害。胎生,每胎可產仔20餘條。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
黃頜蛇科(Family Colubridae)
菊池氏龜殼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rimeresurus gracilis (Ôshima, 1920)
中、小型蛇,體形粗短,體色為暗褐色並有黑色之斑塊,眼後有黑帶,背鱗列數為19列。
台灣特有種。
棲息於中、高海拔之森林及其邊緣地帶,數量不多,以兩棲類與小型囓齒動物為食。胎生,每胎之產仔數約為10條。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
蝮蛇科 (Family Viperidae)
阿里山龜殼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vophis monticola makazayazaya (Takahashi, 1922)
中、小型蛇,體長可達1公尺。體型粗短,頭部鈍而短,眼下有黑色縱帶延伸至頭後,頭背部為較鮮豔之紅褐色或褐色,體色則稍暗,體背並有序列的大型黑色橫班。
台灣特有亞種,數量少且分布零散。
棲息於中、低海拔山區,夜行性,¡Œ動綇©慢,以小型囓齒動物為食。卵生,每窩卵數約10餘枚。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
蝮蛇科 (Family Viperidae)
瑪家龜殼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棲息於山區,數量稀少,行動緩慢,但具有出血毒,宜小心因應。夜間活動為主,以小型哺乳類為食。於夏季產卵,每窩產卵3-18枚,孵化期約1個月,仔蛇全長約18公分 。雌蛇有護卵行為。
瑪家山龜殼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里山龜殼花是一種中型的蛇類,最大全長可達120公分,其體型明顯短胖,頭呈鈍三角形,眼睛下方有著黑色縱帶延伸至頭後下方,其黑色縱帶上方至頭頂的顏色為一致的紅褐色,有些個體頭頂顏色更深,因此在頭頂和眼下黑色縱帶間,尚有一紅褐色縱帶,但此向後延展的紅褐色縱帶的會逐漸向身體後方逐漸變寬。阿里山龜殼花的尾部後段經常有白色小班點,是在辨認上的一項特徵。阿里山龜殼花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蛇類,於夏季產卵,每窩可產下卵3到18枚,經過約1個月的孵化期後,初生仔蛇全長約18公分,雌蛇有護卵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爬行動物。身體橢圓而扁,腹、背皆有硬殼。頭似蛇,四肢短,頭、尾和腳都可縮入甲殼內。行動遲緩,性耐飢渴,壽命長達百年之上。如:「烏龜」、「海龜」。
龜裂:皮膚因寒冷或乾燥而裂開。亦泛指物體表面的裂開。如:「手足龜裂」、「牆壁龜裂」。
龜茲:漢代西域諸國之一。在今大陸地區新疆省庫車、沙雅二縣之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外部的堅硬組織。如:「蛋殼」、「果殼」、「瓜子殼」、「龍眼殼」。
地殼:地球的表層部分。如:「地殼變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體的一部分,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由許多變形的葉集生而成。如:「花朵」、「百合花」、「玫瑰花」、「開花結果」。
形狀像花的物體。如:「雪花」、「水花」、「浪花」、「爆米花」。
有花紋的、雜色的。如:「花布」、「花貓」、「花邊」、「頭髮花白」。
耗費。如:「花錢」、「花費」。
指人心性不定、好玩樂。如:「花心大少」、「這個人很花,你最好別和他交往。
比喻女子。如:「姊妹花」、「解語花」、「名花有主」。
種類繁多的。如:「花式游泳」、「花樣不同」。
虛假的、巧妙的。如:「耍花招」、「花言巧語」。
不清楚。如:「他看電視看得眼睛都花了。」
像花一樣美的。如:「花容玉貌」、「花樣年華」。
龜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龜的甲殼。古人用來占卜,晒乾後亦可作藥品。例:頭擺人刻在龜殼頂高个文字,係這下研究早期歷史个重要史料。(前人刻在龜殼上的文字,是現在研究早期歷史的重要史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