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東洋學文獻類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洋學文獻類目],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洋學文獻中心編,日本京都編者印行,1934年迄今。臺北木鐸出版社影印1963-1979年度,臺北丹青出版社影印1934-1962年度,臺北華世出版社影印1980年度,臺北捷幼出版社影印1981-1985年度。
  該類目是有關東洋人文科學之綜合目錄,東洋學的範圍比漢學稍廣,該類目所收文獻仿以漢學為主,係檢查世界研究漢學的重要工具書。日本於1929年以庚子賠款成立東方文化學院京都研究所,是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的前身,並於昭和9年(1934)按年編印[東洋史研究文獻類目],其後刊期一度改變,直到1957年又恢復為年刊,京大人文研究所於19...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
集合文字所成的辭章。如:「文辭」、「古文」、「散文」、「白話文」、「文不對題」。
優雅、不粗俗的。如:「文雅」、「斯文」。
有文才的。如:「文人」。
有關文學的。如:「文壇」。
擔任文事的。如:「文官」。
某些有規則的自然現象。如:「天文」、「水文」。
社會發展所表現出的狀態。如:「文化」、「文明」、「文物」。
不猛烈的。如:「文火」。
量詞。舊時計算製錢的單位,製錢一枚叫一文。如:「三文錢」、「分文不取」。
文過:掩飾過失。如:「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奉上、奉進。如:「奉獻」、「貢獻」、「獻謀」、「獻身」、「她上臺獻花給得獎者。」
表演。如:「獻技」、「獻藝」。
故意表現。如:「獻寶」、「獻媚」、「獻殷勤」。
文獻:本指典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賢人,今指具歷史價值的典籍資料。如:「參考文獻」、「歷史文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位名。與「西」相對。如:「東方」、「東部」。
主人。如:「作東」、「東道」、「房東」、「東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如:「類似」、「相類」。
由相同或相似的人、事、物聚合而成的種別。如:「人類」、「種類」、「類別」、「分門別類」、「物以類聚」。
大概、大抵。如:「大類」、「類皆如此」。
量詞。用於計算事物類別的單位。如:「兩類情況」、「三類貨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睛。如:「雙目」、「目不轉睛」、「眉清目秀」、「有目共睹」。
條款、細則。如:「項目」、「細目」。
列在書前,以備檢閱全書的條文。如:「目錄」、「目次」、「書目」、「篇目」。
名稱、標題。如:「名目」、「題目」。
生物學中分類的階層名稱。如:「界、門、綱、目、科、屬、種。」
頭目:首領。如:「那個犯罪集團的頭目已於日前落網了。」
目的:心中想達到的境界。如:「人生以服務為目的。」
目前:A>在眼睛前面,表示很近的意思。如:「這眼鏡就在目前,我居然沒看到。」B>現在、當前。如:「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把真相弄清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海大的水域。也可泛指地球表面廣大的海域。如:「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外國。如:「西洋」、「東洋」。
外國的。如:「洋化」、「洋貨」、「洋人」、「洋菸」、「洋酒」、「洋文」。
盛大的、廣大的。如:「洋溢」、「洋洋灑灑」。
銀元的俗稱。如:「龍洋」、「五百塊現大洋」。
洋裝:A>西式服裝。B>女子連身的衣裙。如:「這套洋裝很好看。」
洋洋:A>得意的樣子。如:「得意洋洋」。B>眾多的樣子。如:「洋洋大觀」、「洋洋灑灑」。
文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典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賢人。《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宋.朱熹.集注:「文,典籍也。獻,賢也。」後專指具歷史價值的典籍資料。
東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亞洲東部的海洋。
2.自清代以來至抗戰時期,常稱日本為東洋。如:「東洋貨」、「東洋人」。《文明小史》第二六回:「我已替你想出一條路,莫如逃到東洋,那裡有我幾個熟人,你去投奔他,自然妥當的。」也稱為「東瀛」。
3.泛指大海。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只疑是銀河落九天,淵泉雲外懸,入東洋不離此徑穿。」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三折:「雖然大海號東洋,休謙讓,他則待招選你做東床。」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