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9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上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明的計策或方法。《漢書.卷二九.溝洫志》:「千載無患,故謂之上策。」《三國演義》第一四回:「今若留此,恐有不便,惟移駕幸許都為上策。」
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態已經難以挽回,別無良策,唯有一走逃避了事。典出《齊書.卷二十六.王敬則傳》。[例]眼見大勢已去,他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溜得不見蹤影。
走為上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離開為最佳的策略、方式。如:「看到老闆氣沖沖的走來,我看還是走為上策。」也作「走為上計」。
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態已經難以挽回,別無良策,唯有一走逃避了事。參見「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謀。如:「計策」、「良策」、「策略」、「策謀」。
鞭打、督促。如:「鞭策」、「策馬」、「策勵」。
書籍。如:「簡策」、「書策」。
發動、推動。如:「策動」、「策劃」。
逃之夭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金蟬脫殼,溜之大吉反義:插翅難飛辨似: 「逃之夭夭」及「金蟬脫殼」都有逃脫的意思。 「逃之夭夭」僅有逃脫之義;「金蟬脫殼」特別強調是用計逃脫。 逃之夭夭 金蟬脫殼 辨似例句 ○ ㄨ 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我們還是趕快~吧! ㄨ ○ 當箱子打開時,原被鎖在裡面的魔術師早已~不見了。
息事寧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趙翼《甌北詩話》卷六:「其時朝廷之上,無不以畫疆守盟,息事寧人為上策。而放翁獨以復讎雪恥,長篇短詠,寓其悲憤。」
腹背受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測。假其水道,寇不可縱,宜先發軍斷河上流,勿令西過。」又議之內朝,咸同外計。太宗將從之。浩曰:「此非上策。……假令國家棄□山以南,裕必不能發吳越之兵與官軍爭守河北也,居然可知。」議者猶曰:「裕2>西入函谷3>,則進退路窮,腹背受敵;北上岸則姚軍必不出關助我。揚聲西行,意在北進,其勢然也。」太宗遂從群議,遣長孫嵩發兵拒之,戰於畔城,為裕將朱超石所敗,師人多傷。太宗聞之,恨不用浩計。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梁書.卷三二.陳慶之列傳》。 (2) 裕:劉裕(西元356∼422),字德輿,小名寄奴,南朝宋武帝。曾為晉朝將,討伐桓玄之亂。又曾討平長江上游割據勢力,統一江南;並兩次北伐,滅南燕、...
溜之大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迅速地偷溜逃跑,才是上策。《官場現形記》第二八回:「其在一班勢利小人,早已溜之大吉。」《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原來他一見打烊,曉得要惠茶帳,早已溜之大吉,預先跑在樓下等候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