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0.7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下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微賤的人。《直語補證.下足》:「微賤之稱。《傳燈錄》:『黃蘗云:舉足即佛,下足即眾生。』」
湖廣熟,天下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湖廣,指湖南、湖北兩省。兩地自古便為著名的魚米之鄉,更兼航運便利,故只要湖廣豐收,則中國糧食不虞匱乏。《古謠諺.卷二七.湖廣諺》:「諺曰:『湖廣熟,天下足』,言土地廣沃,而長江轉輸便易,非他省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居低處。與「上」相對。如:「下面」、「底下」、「樓下」。
降落。如:「下雨」、「下山」。
由高至低。如:「順流而下」。
做某種動作。如:「下麵」、「下棋」、「下工夫」。
結束、告一段落。如:「下班」、「下課」。
容納。如:「還坐得下嗎?」、「情人眼裡容不下一粒沙子。」
內、裡面。如:「言下之意」、「意下如何」、「不在話下」。
攻陷、克服。如:「不戰而下」、「連下三城」。
量詞。用於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腳。如:「雙足」、「大足」、「節足動物」。
充滿、不缺乏。如:「充足」、「足夠」、「滿足」。
可以。如:「足供參考」、「足以自豪」。
值得。如:「何足掛齒」、「微不足道」。
整整的、完全的。如:「玩足了一星期」、「在水中悶了足足有三分鐘的氣。」
遠足:一種短程徒步郊遊的活動。如:「明天老師要帶我們全班去陽明山遠足。」
足下:A>腳下。如:「她足下踩著三寸的高跟鞋。」B>尊稱君主或朋友,在書信中常用。
毛遂自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1>者,前,自贊於平原君2>曰:「遂聞君將合從3>於楚4>,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
殫精竭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ī釋義︰猶「殫精竭慮」。見「殫精竭慮」條。 01.宋.陸游〈除修史上殿札子〉:「上足以慰羹牆之思,下足以厭薦紳之望,非獨此數人者畢精竭思之力也。」 參考詞語︰殫精覃思注音︰ㄉㄢ ㄐ|ㄥ ㄊㄢˊ ㄙ漢語拼音︰dān jīng tán sī釋義︰覃,深。「殫精覃思」猶「殫精竭慮」。見「殫精竭慮」條。 01.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題跋.方實孫經史說》:「凡世儒白首燈窗,殫精覃思所不能通解者,往往立談造詣,一覽融會。」 參考詞語︰殫精極慮注音︰ㄉㄢ ㄐ|ㄥ ㄐ|ˊ ㄌㄩˋ漢語拼音︰dān jīng jí lǜ釋義︰即「殫精竭慮」。見「殫精竭慮」條。 01.明.張居正〈翰林院讀書說...
脫穎而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1>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2>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3...
三寸不爛之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1>已定從2>而歸,歸至於趙,曰:「勝不敢復相3>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4>。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5>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
四通八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所謂探虎口者也。夫陳留2>,天下之衝3>,四通五達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積粟。臣善其令,請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聽,足下舉兵攻之,臣為內應。」於是遣酈生行,沛公引兵隨之,遂下陳留。號酈食其為廣野君。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程本《子華子.晏子問黨》。 (2) 陳留:漢縣名。位於河南省開封市之南,瀕惠濟河南岸。 (3) 衝:音ㄔㄨㄥ,交通要道。〔參考資料〕 晉.程本《子華子.晏子問黨》且齊之為國也,表海而負嵎,輪廣隈澳,其塗之所出,四通而八達,游士之所湊也。
三寸之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三寸不爛之舌」之典源,提供參考。 ◎1《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1>已定從2>而歸,歸至於趙,曰:「勝不敢復相3>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4>。毛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