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05.44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別人。《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他人之善,若己有之。」《三國演義》第一六回:「吾自不洩,只恐其事若遲,必被他人識破,事將中變。」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太祖將出兵消滅南唐,南唐後主李煜派徐鉉出使宋朝,請求暫緩出兵,宋太祖則答說:「不須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見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二.太祖》。後用來比喻不許他人入侵自己的勢力範圍。
他人之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他人的財物,為自己做人情。《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滿生總是慷他人之慨,落得快活。」
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抬高對方,助長對方的聲勢,而低估自己的力量,貶低自己。《西遊記》第三二回:「大王,怎麼長他人之志氣,滅自己之威風?你誇誰哩?」也作「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長別人銳氣,滅自己威風」。
假手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藉助他人完成工作。如:「重要事務,他一定親自處理絕不假手他人。」《明史.卷三○八.奸臣列傳.嚴嵩列傳》:「嵩不得已自為之,往往失旨。所進青詞,又多假手他人不能工,以此積失帝歡。」
(諺語)比喻各人管好自己的事,不要管別人閒事。也作「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類化的他人(概括化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米德(G.H. Mead, 1863~1931)認為每一個人的自我是由社會經驗之中逐漸發展而成的。自我發展的第一個階段,是個人的自我由特定他人或團體對自己的特殊態度所形成,譬如兒童從父母的期望、眼神或言語,想像自己即是父母所期望或描述的自我;此一時期的父母或特定的他人、團體等,均是個人成長歷程中的參照團體。自我發展的第二階段,個人的自我不僅是由父母、其他特定他人或團體的期望或態度所形成,而且是由個人所綜合歸納的周遭社會的共同價值、信念與態度,亦即所謂類化的他人或概括化他人所形成。
  米德認為給予個人自我統一感的組織化社區或社會團體,均可稱為是類化他人;類化他人的態度即是整個社區...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意謂他人的心意,我可以揣度出來;語出〔詩經‧小雅‧巧言〕。〔韓詩外傳‧卷四〕舉述一則齊桓公的故事,來闡發這句詩的意義。有一回齊桓公單獨和管仲謀畫攻打莒國,後來居然整個國都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桓公問管仲為什麼會這樣,管仲認為可能跟東郭牙有關係。桓公把東郭牙找來,管仲問東郭牙是不是他說出去的,他說是。管仲問他怎能知道要討伐莒國的機密。東郭才說「我聽說執政者有三種特別的表情,我憑著君王的表情判斷而猜測到這件事。」管仲問是那三種表情。東郭才說:「歡欣喜悅是參加典禮、欣賞音樂舞蹈之後的表情;憂愁哀傷是遇到喪事的表情;勇猛亢奮是準備打仗的表情。憑著這樣的區分,我就知道君王當時心裡...
重要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的自我觀念、價值態度和行為習慣均是社會化學習的結果。個人要發展群性,體驗社會生活,必須先覺認到他人的必要性。此種認識是從生活經驗之中累積而成。個人社會化歷程之中,必定會形成對生命中重要他人的依賴感,譬如小孩對父母親,剛入學的學生對導師,均有相當程度的依賴,願意接受重要他人的指導或約制,從而發展自我和社會關係。
  重要他人是個人的角色模範,是個人認同與模仿的對象,亦可能是對個人的行為表現施予獎懲的關鍵人物,是個人成長與學習歷程中重要的參照對象。在大眾傳播媒體影響之下,現代社會中兒童與青少年的重要他人可能由傳統的父母兄長、教師或朋友等轉變而為媒體英雄或媒體偶像。不過嚴謹而縱貫長...
好時是他人,惡時是家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在關鍵時刻,還是自己家人可靠。如:「俗語說:『好時是他人,惡時是家人』,你們還是要敬讓自己的兄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