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04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俗民誌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民誌研究係典型的「質的研究」,有兩個基本信念:第一,事件必須在自然情境中研究才會真切;第二,除非研究者能了解參與事件者對該事件的知覺與解釋,否則無法了解這事件。如從整個研究過程來看,俗民誌研究在研究取向、問題來源、問題重顯、資料來源、設計形式以及研究結果之表現方式,均有其特色。歸納起來,它有下列幾點:(1)俗民誌是一種實地研究,在實際的情境中探討人類行為;(2)俗民誌研究者主張,如欲了解人類行為,則須探討其行動、思考、情感以及人們解釋生活實體的方式;(3)由於人類行動具有多種意義,所以研究者須將研究對象的觀點、情境中的隱含意義,以及研究者本身的看法加以綜合,始能了解人類的行動;(4)如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住、記憶。如:「永誌不忘」。
記錄活動的資料。如:「航海日誌」、「教室日誌」。
表示。如:「誌哀」、「誌慶」。
一種記事的文體。如:「碑誌」、「墓誌」。
定期出版的刊物。如:「雜誌」。
標識、記號。如:「標誌」、「交通號誌」。
記錄。如:「謹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理至極致。如:「研究」、「探究」、「推究」、「窮究本源」、「追根究柢」。
最後、到底。如:「終究」、「究竟」。
查問、追問。如:「究辦」、「追究」、「既往不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百姓。如:「居民」、「國民」、「原住民」、「民為邦本」、「民不聊生」。
與人民有關的。如:「民生」、「民權」、「民心」、「民意代表」。
出於民間的。如:「民歌」、「民謠」、「民營公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土民情。如:「風俗」、「習俗」、「入境隨俗」、「移風易俗」。
一般的、普通的、大眾化的。如:「通俗」、「俗套」、「俗文學」。
不雅、不入流的。如:「俗氣」、「低俗」、「鄙俗」、「俗不可耐」。
平凡的、平庸的。如:「庸俗」、「俗人」、「凡夫俗子」。
泛指塵世人間。如:「俗世」、「俗緣」、「俗念」、「還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磨。如:「研墨」、「研藥」、「研成粉末」。
深入探求。如:「研究」、「鑽研」、「研讀」、「研討」、「研習」、「研製」。
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窮究、探索。唐.李山甫〈古石硯〉詩:「憑君更研究,何啻直千金。」《元史.卷一四○.鐵木兒塔識傳》:「鐵木兒塔識天性忠亮,學術正大,伊洛諸儒之書,深所研究。」
2.商量、考慮。如:「這件事我們必須再研究一下。」
3.仔細詢問。《聊齋志異.卷八.褚生》:「既起,見褚生在旁,惚惚若夢,屏人而研究之。」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