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傳教     
瀏覽人次:762 收藏人次:0
1.專門負責傳達政教命令的官吏。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寵禮》:「桓武嘗請參佐入宿,袁宏伏滔相次而至,蒞名府中,復有袁參軍,彥伯疑焉,令傳教更質。傳教曰:『參軍是袁、伏之袁,復何所疑?』」
2.宗教家宣揚教義。唐.皇甫冉〈贈普門上人〉詩:「慧力堪傳教,禪功久伏魔。」《文明小史》第八回:「他們因見這地方峰巒聳秀,水木清華,所以買了這地方,蓋了一座教堂,攜帶家小在此居家傳教。」
傳教     
瀏覽人次:503 收藏人次:0
傳布宗教教義的人。如:「滿清末年,有許多傳教士來到中國。」
瑪利亞方濟各傳教女修會     
瀏覽人次:457 收藏人次:0
  瑪利亞方濟各傳教女修會是一個國際性修會,成立於一八七七年一月六日。創始人是法籍苦難瑪利亞修女。成員目前有八千多人,分布於五大洲七十七個國家。總部設於羅馬。一八八六年首批修女來華,於山東濟南開始傳教。一九五三年來臺,先後在臺北、新竹、南投、高雄、花蓮等地建立會院。修女們本著希望和喜樂的心,度簡樸、服從、獨身奉獻的生活,投身為全人類服務。其宗旨是效法耶穌基督生活於此時此刻,與人同在,使人洞察其內在得自上天的生命,活現生命本有之光輝。
  該會之使命是要將基督犧牲與愛的精神通傳給世人。渴望把基督在十字架上犧牲,在被釘之前,因愛人到了極點,把自己的生命與人分享,遂以自己的身體給人做食糧為...
傳教     
瀏覽人次:98 收藏人次:0
  電傳教學是指教學者透過電訊傳播(telecommunication)系統,進行隔空教學。
  一般電傳教學是將優良教師授課過程,以麥克風收錄或以攝影機拍攝,再以電話、衛星、微波或數位網路管道傅送,學習者可在學校、工作地點或家庭中接收學習。
  簡易電傳教學系統僅單向傳送教師上課過程,較為進步的系統則可傳送輔助教材(視覺輔助資料、作業或講義),並具有互動功能,教師可透過網路與學生討論或回答問題。
  運用電傳教學可對居住在偏遠地區的學生提供教育,以實現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裝設在一般教室中的電傳教學系統,則透過電子媒體呈現教材,同時對眾多學生施教,可有效運用教育資...
    
瀏覽人次:41142 收藏人次:5557088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29722 收藏人次:2741476
轉授、教授。如:「薪傳」、「傳授」、「傳教士」。
辭典     
瀏覽人次:74277 收藏人次:337859
是一部漢語對法語的大型詞典,共有12000頁。當中內容包羅萬有,涵蓋例句,字體,字源等等,反映了當時傳教士對東方文化的熱愛。2003年,隨着各個科學領域高速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新的特大綜合性辭典《大辭海》,包括《哲學卷》、《醫藥科學卷》、《法學卷》及《語言學卷》。全部共分38卷,25萬條詞目,是《辭海》篇幅的2.5倍,預計2010全部出版完畢。功能現代的辭典都提供了很多功能,其中兩大功能分別是:以溝通為主,幫助對文字的理解及翻譯以知識為主,針對某事物來尋獲知識編纂的技術早期辭典的編纂是由各地收集文章及口語記錄來作參考...
乘風破浪     
瀏覽人次:22506 收藏人次:2689281
參考詞語︰長風破浪注音︰ㄔㄤˊ ㄈㄥ ㄆㄛˋ ㄌㄤˋ漢語拼音︰cháng fēng pò làng釋義︰猶「乘風破浪」。見「乘風破浪」條。
01.唐.李白〈行路難〉詩三首之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02.宋.錢儼〈建傳教院碑銘〉:「長風破浪,溺群魔于不二之門;大山出雲,茂正法于說三之圃。」 參考詞語︰破浪乘風注音︰ㄆㄛˋ ㄌㄤˋ ㄔㄥˊ ㄈㄥ漢語拼音︰pò làng chéng fēng釋義︰猶「乘風破浪」。見「乘風破浪」條。
01.明.許自昌《水滸記.第九齣》:「水戰則翻江擾海,破浪乘風。」
02.清.黃景仁〈湖上阻風雜詩〉五首之五:「楚天歸思暮飛騰,破浪乘風病未能。...
    
瀏覽人次:10218 收藏人次:167966
1.西方宗教在華傳教時,用作對上帝、耶穌等的第三人稱代名詞。如:「祂就是真理,信祂得永生。」
英法聯軍     
瀏覽人次:7435 收藏人次:0
目錄1 導火線2 經歷3 條約4 關鍵字5 出處 導火線英法聯軍(英語:Second Opium War;法語:Seconde guerre de l'opium) 又稱為第二次鴉片戰爭。其導火線是英國的亞羅船被誤以為是海盜船而被搜捕事件和法國的馬神父在中國內地廣西西林傳教被殺事件。但實際上這兩個事件不足以構成中國和英、法國間開啟戰端。英國政府是想利用此機會擴大英國在中國的利益,而法國當時的統治者拿破崙三世是想提高自己在國內的聲望,才有意和英國聯手對中國用兵。英國雖有邀請美、俄共同行動,但美國因1884年簽訂的「望廈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