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7.07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共和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和制(republicanism)「共和」一詞源於拉丁語「respublica」,其意指「公共之事務」。而共和制(republicanism)或有人稱為共和民主制,為一政體之形式,其原則上以國家元首產生之方式作為評斷的基本準則,而共和制與神權政治或君主制不同,其主要分別在於政權正當性取得的方式之差異。而此指之國家元首對外作為國家的代表,而對內則是國家統合的象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諧。如:「和諧」、「政通人和」、「和好如初」。
停戰、平息爭端的。如:「和平」、「議和」、「和約」、「講和」、「割地求和」。
溫順的、安詳的。如:「隨和」、「和藹可親」、「心平氣和」、「和顏悅色」。
溫暖的。如:「和風煦日」、「風和日麗」。
連同。如:「和衣而眠」。
各數相加的總數。如:「總和」、「二加三的和是五。」
不分勝負。如:「和棋」、「和局」、「這場球賽雙方打和了。」
日本的別稱。如:「和服」、「大和民族」。
與、跟。如:「我和你」、「八千里路雲和月」。
聲音相應。如:「唱和」、「和聲」、「附和」。
混合、攪拌。如:「攪和」、「和麵」、「和稀泥」。
打牌時牌張湊齊成對而獲勝,稱為「和」。如:「和牌」、「吃酒碰和」。
溫暖。如:「今天的天氣好暖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矩、法度。如:「制度」、「法制」、「兵制」、「中央集權制」。
式樣規範化的。如:「制服」、「制式手槍」。
制定、規劃。如:「制作」、「因地制宜」。
限定、管束。如:「制止」、「管制」、「壓制」、「限制」。
指父母親的喪事。如:「守制」、「嚴制」、「慈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起。如:「共同」、「共犯」、「共事」、「共生」、「同舟共濟」。
總、合計。如:「一共」、「共計」、「總共」。
共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周厲王出奔後,周、召二公攝政,號稱「共和」。見《史記.卷四.周本紀》。一說為共伯和攝行天子事。
2.國家主權在全體人民,不立君主的國體,稱為「共和」。
雙首長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雙首長制雙首長制(hybrid system)又稱為半總統制(semi-presidentialism)、混合制,是一種同時具有「總統制」和「內閣制」特色的共和制政體。相對於總統制及議會制,雙首長制下總統作為國家元首有特定之權利,其內閣相對有較為穩固之地位,國會權力相對較受侷限。 法國雙首長制法國作為雙首長制政體之典型,在第五共和時,戴高樂記取前幾次共和時期議會民主制失敗之教訓,在一九五八年提出之第五共和憲法下,大大削弱議會權力,加強行政上之權力,國家的中心權力移轉至總統手上,其目的在於加強行政部門之穩定性及部長的責任,...
德國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簡稱:德國。是一個中歐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由16個邦組成,首都與最大城市為柏林。人口約8,180萬人,是歐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德國亦是歐洲大陸主要的經濟與政治實體之一,為世界第5大經濟體,同時還是世界第2大出口國及第3大進口國。德國國民生活水平在世界各國中名列前位,並具備完整的社會保障制度。(註一)目錄1 教育制度1.1 初等教育(基礎學校)1.2 中等教育1.3 高等教育2 參考資料3 關鍵字 教育制度 初等教育(基礎學校)學齡:6-10歲。義務...
委員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委員制在近代的政治演變中,行政大權漸傾向於集中一人之趨勢,無論是內閣制或是總統制都是權力明顯掌握於個人,然委員制(council system)則屬於一例外之政治型態,委員制又稱為委員會制、合議制,屬於共和制的一類,在委員制的運作下,行政組織決策、管理等權利並非由單一的領袖所獨佔,而是透過特定數目之委員所成立之委員會共同行使國家元首、政治首腦、首長等之職務及政治權利,由此可知委員會的決策,通常傾向依照協商以達到一致原則再而施行。而瑞士之政治形態可稱為委員制之典範,另外在拉丁美洲亦有許多國家採行類似於委員制的軍事執政團,可...
夏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觀點3 著作4 評價5 引用參考 生平夏衍,1900年生,浙江杭州人,他是抗戰前期影響較大的劇作家之一。1915年入浙江省甲種工業學校染色科。1919年受五四運動激發,和同學共同組織杭州五•八遊行。1920年夏畢業,秋被保送赴日本留學,接觸馬克思主義。1921年2月考入日本九州明治專門學校電機專業。1924年孫中山先生北上「共商國是」途經日本,夏衍和同學前去迎接,受到孫中山熱情對待,加入中國國民黨。1925年底夏衍從學校獲得工學學士學位,擔任國民黨駐日支部常委兼組織部部長。1927年因駐日支部被支持南京國民黨的人搗毀,夏衍於4月下旬回國向武漢國民黨總部請示。在上海得知負責海...
君主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指由世襲產生的元首,並且獨攬主權的政治體制。但也有的君主是屬於象徵性的存在,實際是行共和制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