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16.98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判斷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句子的謂語在於說明或判斷主語所指稱的事物,中間可以用繫詞「是」等連接,即稱為「判斷句」。如「孟子是亞聖」等。文言文的「孟子,亞聖也。」也是不使用繫詞的判斷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開、隔絕。如:「砍斷」、「中斷」、「斷絕」、「斷交」、「一刀兩斷」。
判定。如:「斷案」、「診斷」、「當機立斷」。
一定、絕對。如:「斷然」、「斷無此理」、「斷不可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詞組成,含有主語、述語而能表達完整意思的稱為「句」。如:「造句」、「句子」、「句型」、「詩句」、「語句」。
句讀:文章休止和停頓的地方。文中語意完足的稱為「句」,語意未完而可稍作停頓的稱為「讀」。
量詞。用於計算言語的單位。如:「三句話不離本行。」
姓。
譯音用字。如:「高句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決斷是非曲直。如:「判別」、「判斷」、「評判」、「裁判」。
司法機關對案件的裁決。如:「判刑」、「判案」、「判例」、「審判」。
明顯有所區別。如:「判然不同」、「判若兩人」。
競賽中,執行評判工作的人員。如:「裁判」。
古官名。如:「州判」、「判官」。
判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斷定是非曲直、吉凶善惡。《北齊書.卷四三.許惇傳》:「惇清識敏速,達於從政,任司徒主簿,以能判斷,見知時人,號為入鐵主簿。」《儒林外史》第一四回:「這是他們請仙判斷功名大事,我也進去問一問。」
2.掌理、主管。宋.陳亮〈彩鳳飛.大立玉〉詞:「這些兒、穎脫處,高出書卷,經綸自入手,不了判斷。」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呂夷簡上云)調和鼎鼐理陰陽,兩手揩磨日月光,判斷山河揮翰墨,權衡秉政輔朝綱。」
3.欣賞。唐.南卓《羯鼓錄》:「嘗遇二月初,詰旦巾櫛方畢,時當宿雨初晴,景色明麗,小殿內庭,柳杏將吐,睹而嘆曰:『對此景物,豈得不為他判斷之乎。』」也作「排打」。
斷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誦讀未加標點之古書時根據文義做停頓,或同時在書上按停頓處加上圈點。清.徐珂《清稗類鈔.考試類.府試文限三百六十字》:「某歲,舉行郡試,文以三百六十字為程式,三字斷句,謂之三字經,多一字不錄,少一字亦不取也。」
蘇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雄辯的說服力。歐陽修稱讚他「博辯宏偉」,曾鞏說「煩能不亂,肆能不流」。例如〈心術〉篇,文中大量運用判斷句式,語氣堅定有力,行文猶如主將部伍行陣,整齊而有變化,富有節奏感。其文章風格是以雄奇為主,而又富有變化。著有〈嘉祐集〉。詩擅長五言古詩,蒼勁質樸,宋人葉孟得評其詩「積深有味,語不徒發,正類其文。」資料來源:http://www.dljh.tcc.edu.tw/Senior/chinese/%C4%AC%AC%AC.htm
句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句子的類型。語法學依句子結構特點、表達功能、語氣等不同標準,將句型分成各種不同模式。如主謂句、判斷句、疑問句等。
名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文法上稱謂語為「名詞性」,或名詞性詞組的句子。如:「這是西瓜。」也稱為「判斷句」。
系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判斷句中聯結主語與斷語的詞稱為系詞。如「釋迦牟尼佛是佛教教主」、「我是學生」中的「是」就是「系詞」。也稱為「繫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