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55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卻之不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拒絕別人的邀請或贈予是不恭敬的。語本《孟子.萬章下》:「卻之,卻之為不恭,何哉?」後多用為接受他人的饋贈或邀請時的客套話。《金瓶梅》第三九回:「迭受重禮,使小道卻之不恭,受之有愧。」《文明小史》第五九回:「不怕輸,只管來。但是我卻之不恭,受之有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推辭、拒而不受。[例]推卻、卻之不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態度敬慎、謙和有禮。如:「恭敬」、「恭讀」、「恭順」、「恭迎大駕」。
祝賀。如:「恭喜」、「恭賀」。
大小便。如:「出恭」。
不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態度傲慢、不恭敬。三國魏.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又鎮南將軍張魯,負固不恭。」南朝宋.顏延年〈陶徵士誄〉:「人之秉彞,不隘不恭。」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