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9.94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叢塚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lectura lathami
體長70公分。雌雄外形相似。頭至上頸部皮膚裸露呈紅色,具黃色頸圈,身體其他部分則為黑色。
共2亞種,分布在澳洲東部海岸,自約克角半島至新南威爾斯州。
棲息於雨林或濃密的灌木林。地棲型鳥類,腳粗壯,適合在地面覓食,覓食時會利用腳將食物耙出。食物主要是森林底層的昆蟲、無脊椎動物、植物種子和果實。繁殖時,雄鳥會用腳將落葉和泥土耙在一起,形成一個土堤,隨後並以響亮的叫聲展示並吸引雌鳥與其交配;雌鳥將卵產在土堤之後,雄鳥會隨時以添加樹葉或撥開土堤的方式讓裡面保持在33℃的溫度,利用有機物質腐朽所釋放的熱量,土堤便成為一個天然的孵卵器。在同一個繁殖期內,同一隻雄鳥可製造多個土堤來吸引多隻雌鳥,總數可達18~24個卵。50天後幼鳥孵化,其會自行從土堤內鑽出,數小時後便可飛離巢洞,並開始獨立生活。
鳥綱(Class Aves)
雞形目(Order Galliformes)
塚雉科(Family Megapod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墳墓。同「冢」。如:「墳塚」、「古塚」、「荒塚」、「衣冠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集的。如:「叢聚」、「草木叢生」。
聚集一起的人或物。如:「人叢」、「樹叢」、「草叢」、「叢林」、「論叢」、「叢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名。脊椎動物門鳥綱雞形目。雄雉尾長,羽毛鮮豔美麗,多為赤銅色或深綠色;雌鳥尾稍短,毛灰褐色。俗稱為「野雞」。
2.量詞。古代計算城牆面積的單位。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左傳.隱公元年》:「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檄移》:「萬雉之城,顛墜於一檄者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