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0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君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漢時對列侯的尊稱。《史記.卷五七.絳侯周勃世家》:「廷尉責曰:『君侯欲反邪?』亞夫曰:『臣所買器,乃葬器也,何謂反邪?』」
2.泛指尊貴者。《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多感君侯惓惓垂問,某有心事,今不敢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建時代的一國之主。如:「國君」、「君主」。
古代的封號。如戰國時代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
子孫尊稱父祖輩。如:「嚴君」、「家君」、「先君」。
妻子稱自己的丈夫。如:「夫君」、「郎君」。
對一般人的尊稱。如:「陳君」、「諸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爵位之一。如:「周代的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
古代封地的君王。如:「侯王」、「諸侯」。
泛指達官貴人。如:「王侯貴族」、「侯門深似海。」
姓。
休戚與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同休等戚注音︰ㄊㄨㄥˊ ㄒ|ㄡ ㄉㄥˇ ㄑ|漢語拼音︰tóng xiū děng qī釋義︰猶「休戚與共」。見「休戚與共」條。 01.《三國志.卷四一.蜀書.霍王向張楊費傳.費詩》:「且王與君侯,譬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愚為君侯,不宜計官號之高下,爵祿之多少為意也。」 參考詞語︰休戚共之注音︰ㄒ|ㄡ ㄑ| ㄍㄨㄥˋ ㄓ漢語拼音︰xiū qī gòng zhī釋義︰猶「休戚與共」。見「休戚與共」條。 01.《三國志.卷五二.吳書.張顧諸葛步傳.顧雍》裴松之注引《吳書》:「徽曰:『正以明公與主將義固磐石,休戚共之,必欲知江表消息,是以及耳。』」 參考詞語︰休慼是同注音︰ㄒ|ㄡ ...
退避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諡莊。饗,音ㄒ|ㄤˇ,以盛宴款待賓客。 (2) 反:通「返」,回到。 (3) 不穀:不善,古代君侯自謙之詞。 (4) 羽毛齒革:珍禽異獸的鳥羽、獸毛、象牙和皮革。 (5) 波及:澤及、影響到。 (6) 靈:威靈。 (7) 治兵:出兵,指開啟戰端。 (8) 辟君三舍:避開楚軍,後退九十里。辟,音ㄅ|ˋ,通「避」,躲開、迴避。三舍,即九十里,古人以三十里為一舍。 (9) 獲命:得到允許。 (10) 左執鞭弭:左手拿著馬鞭和弓。鞭,馬鞭。弭,音ㄇ|ˇ,沒有裝飾而末端以骨、角鑲嵌的弓。 (11) 右屬櫜鞬:右邊佩帶弓箭袋。屬,音ㄓㄨˇ,佩、繫。櫜鞬,音ㄍㄠ ㄐ|ㄢ,裝武器的袋子。...
刻骨銘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據《全唐文.卷三四八.李白》引)白少頗周慎,忝聞義方,入暗室而無欺,屬昏行而不變。今小人履疑誤形似之跡,君侯流愷悌矜恤之恩。戢秋霜之威,布冬日之愛,睟容有穆,怒顏不彰。……白孤劍誰託,悲歌自憐。迫於悽惶,席不暇暖。寄絕國而何仰?若浮雲而無依。南徙莫從,北遊失路。遠客汝海,近還城。昨遇故人,飲以狂藥,一酌一笑,陶然樂酣。……昔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無鹽因醜而獲,齊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國風〉相鼠之譏,下懷《周易》履虎之懼。愍1>以固陋,禮而遣之,幸容甯越2>之辜3>,深荷三公4>之德。銘刻心骨,退思狂愆5>,五情冰炭6>,罔知所措。晝愧於影,夜慚...
一鳴驚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民則:觀察臣民是否守職守分。則,法也 (8) 子釋之:指你放心。釋,放開。 (9) 不穀:古代君侯自稱不善的謙詞。此處是楚莊王的自稱。 (10) 處士:有才學而隱居不做官的人。〔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呂氏春秋.審應覽.重言》
脫穎而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唐.李白〈與韓荊州書〉:「願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賓中有毛遂,使白得脫穎而出,即其人焉。」
負荊請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敢昧負荊請罪門下,儻免以訓責,恤其愚蒙;如能伏劍結纓,謝君侯之德。」
揚眉吐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揚起眉毛,吐出胸中的悶氣。形容擺脫長期壓抑或欺辱後的興奮神情。唐.李白〈與韓荊州書〉:「而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耶?」明.陳汝元《金蓮記》第八齣:「何須屈膝低頭,效彼逢迎妾婦,只合揚眉吐氣,做個慷慨丈夫。」也作「吐氣揚眉」、「氣吐眉揚」、「伸眉吐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