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0.0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喪失與悲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喪失是失去原來有的;悲傷是由喪失而生的情感作用。席穆斯(B.G. Simos)在其所著[悲傷時刻:喪失為人類普遍經驗](A Time to Grief: Loss as a Universal Human Experience, 1979)中區分悲傷與哀痛(mourning),二者雖然都是有所失,但哀痛通常指喪親而言,是傳統和習慣的表現,受社會文化的影響。悲傷則是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
  悲傷的造因頗多,如失去親愛者或所尊敬的人,失去身體的一部分,失去身外之物,以至失去了「過去」。失去人通常是由於死亡、離婚、散失、遺棄。失去身體的一部分是由於疾病或意外傷損而喪失肢體、器官切除、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同、跟。如:「男與女」、「我與你」、「山與水」、「與民同樂」。
給。如:「贈與」、「授與」、「付與」、「與人方便」。
結交、交往。如:「人之相與,貴在誠信。」
贊、助。如:「與人為善」。
推舉、選拔。如:「選賢與能」。
等待。如:「時不我與」。
同類、朋黨。如:「民胞物與」。
參加。如:「參與」、「與會」、「與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哀悼死者的事。如:「居喪」、「弔喪」、「治喪」、「喪事」、「喪服」。
失掉。如:「喪命」、「喪失」、「喪志」、「喪家之犬」、「垂頭喪氣」、「聞之喪膽」、「喪權辱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丟掉、遺落。如:「喪失」、「遺失」、「失而復得」、「失魂落魄」。
錯過、放過。如:「失之交臂」、「錯失良機」、「機不可失」。
找不到。如:「迷失方向」。
錯誤。如:「失誤」、「過失」、「言多必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脫離掌握。如:「失控」、「失足落水」。
違背、不合。如:「失信」、「失禮」、「失職」。
不稱心。如:「失意」、「失望」、「失志」。
改變,和常態不同。如:「失常」、「驚惶失色」、「痛哭失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傷痛、傷心。如:「悲傷」、「悲哀」、「悲喜交集」、「悲歡離合」。
哀憐、憐惜。如:「悲憐」、「慈悲」、「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皮肉破裂。如:「外傷」、「傷口」、「傷痕」、「刀傷」。
損害、耗損。如:「傷神」、「傷腦筋」、「出口傷人」、「菸酒傷身」。
妨害。如:「無傷大雅」。
感到悲哀、悲痛。如:「悲傷」、「憂傷」、「傷心」、「傷別離」。
喪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去。如:「遲到使他喪失了比賽的資格。」
悲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哀痛。《三國演義》第七九回:「卻說曹丕之母卞氏,聽得曹熊縊死,心甚悲傷。」《儒林外史》第二六回:「這是他各人的壽數,你們不必悲傷了。」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