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63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四庫全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乾隆時敕編之大叢書,歷十餘年始成。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著錄凡一萬零二百八十九種,計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九卷。全書共分抄七部,分別存放在宮內、圓明園、承德、瀋陽、揚州、鎮江、杭州,建文淵、文源、文津、文溯、文匯、文宗、文瀾七閣以藏之。咸豐時,文源、文匯、文宗相繼被燬,存世者惟文淵、文津、文溯及文瀾四部而已。
四庫全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時命紀均編輯歷代圖書而成。
  我國古代以書契為察民布政之所資,故書統於官;歷代俱設專官以掌典籍。秦併天下,聚詩書而焚之。漢武建藏書之策,開獻書之路,外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內有延閣廣內祕室之府,百年之間書積如山。至於孝成,祕藏之書頗有散失,乃求遺書於天下,命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人史令尹咸校數術,太醫監李柱國校方技;每一書就,向輒撰為一錄論其指歸,辨其訛謬。向卒後,哀帝使其子歆嗣父之業;乃徙溫室中書於天祿閣上,歆遂總括群篇,撮其指要,著為〔七略〕:一曰〔輯略〕,二曰〔六藝略〕,三曰〔諸子略〕,四曰〔詩賦略〕,五曰〔兵書略〕,六曰...
  〔四庫全書〕是中國卷帙最大的一部叢書,始編於清乾隆38年(1773)開設四庫全書館,任皇室郡王及大學士為總裁,六部尚書及侍郎為副總裁,實際編纂者,為總纂官紀昀、孫士毅、陸錫熊3人,而以紀昀出力最多。其他參與者皆是著名學者,如程晉芳、任大椿、邵晉涵,周永年、戴震、姚鼐、翁方綱、王念孫等。每書前冠〔提要〕1篇,對學術源流、內容大要加以說明。至乾隆47年全書告成,總計存書(即收入〔四庫全書〕者)3,457部,79,070卷;存目6,766部,93,556卷。
  編纂〔四庫全書〕所用的書籍來源包括:(1)政府藏書,即內府本,包括武英殿等內廷各處藏書;(2)清代皇帝的著作和奉皇帝命令纂修...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凡200卷,清永瑢、紀昀等編纂。又名〔四庫全書總目〕,簡稱〔四庫提要〕或〔四庫總目〕。
  該書係清代最大叢書--〔四庫全書〕的總目錄,同時也是我國18世紀以前古籍的提要書目。
  (一)〔總目〕的內容及體例
  〔四庫全書〕編纂之初,每校閱一書,即在該書卷首撰寫一篇提要,提要文字經紀昀審校潤刪,以求文意與體例的一致。後來,將這些為「全書」而寫的提要文字,再加上為「存目」而寫的提要文字,分類匯編成帙,便構成〔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總目〕總共著錄了收入〔四庫全書〕的圖書3,448種,78,726卷;未收入〔四庫全書〕的存目圖書6,783種,...
四庫全書薈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高宗於乾隆38年(1772)初敕令修纂〔四庫全書〕之後,深恐自己已屆63高齡,日後或不得親見全書之完成,乃產生濃縮全書的構想,而於同年5月1日頒令:「第全書浩如湮海,將來庋弆宮廷,不啻連楹充棟,檢玩為難。唯摛藻堂向為宮中陳設書籍之所,牙籤插架,原按四庫編排,朕每憩此觀書,取攜最便。著於全書中擷取菁華,繕為薈要,其篇式一如全書之例,蓋彼取其博,此取其精,不相妨而適相助,庶縹緗羅列,得以隨時流覽,更足資好古敏求之益。著總裁于敏中、王際華專司其事,書成,即以此旨月冠於薈要首部,以代弁言。」為能確實掌握進度,以求盡速蕆工,乃於四庫館之外,另設立薈要修書處,任職人員81人,分司總裁、總校、編纂、提...
四庫全書總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乾隆37年(1772),安徽學政朱筠奏請開館校書,言曰:「臣請皇上詔下儒臣,分任教書之選,或依七略,或準四部,每一書上,必校其得失,撮舉大旨,敘於本書首卷。」翌年四庫全書館開始工作,即依此建議,每書均各撰〔提要〕一篇。乾隆39年(1774)高宗並對〔提要〕之撰述方式,有所指示:「令於所列諸書,各撰〔提要〕,…每書先列作者之爵里,以論世知人,次考本書之得失,權眾說之異同,以及文字增刪,篇帙分合,皆詳為訂辨,巨細不遺,而人品學術之醇疵,國紀朝章之法戒,亦未嘗不各昭彰癉,用著勸懲。」由於高宗對〔提要〕內容要求相當詳備,故〔四庫全書〕著錄各書之〔提要〕,對讀者極有幫助。
  四庫全書館...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乾隆時,《四庫全書》既成,因撰此書,共二百卷。以經、史、子、集為綱,更析類屬;又分著錄、存目二項,著錄之書,悉為收錄,存目之書,則為四庫所不收。每書均撰提要,敘其書之要點,並加考證品評,條舉得失,甚便於學者。簡稱為「四庫提要」。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60卷、〔補遺〕1卷、〔未收書目補正〕2卷。近代文獻學家胡玉縉(1859-1940)撰,王欣夫(1901-1966)輯。〔四庫全書總目〕成書後,因係欽定,學者頗有顧忌,不敢直接撰寫糾繆訂補之作,而將其匡正補缺的意見散見於各種體裁的著述之中,胡玉縉遂從清人所著書志、讀書記、筆記、日記和文集中,博搜廣採,仍依〔四庫全書總目〕的次序,有選擇地予以輯補,匯為一編。計成經部366種、史部749種、子部532種、集部741種,共補正圖書達2,388種,又〔補遺〕收經子集3類4種。對阮元所編〔四庫未收書目提要〕也作了同樣的處理,補正了79種。這是比較廣泛而詳備地採錄學者們對〔四庫...
〔續修四庫全書提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庫全書〕最大之貢獻,在於集中保存資料。但修纂當年,由於政治動機不夠純正,若干圖書被擯除而不收錄;而館臣所見,也未周遍,部分流傳之典籍,難免掛一漏萬,未入網羅之列;又成書迄清未民初,近二百年,新復出版之書籍不少,基於此等原因,後世迭有續修〔四庫全書〕的舉動與呼聲。但因茲事體大,限於人力、財力,續修全書的工作始終未見具體施行,真正以實際行動,從事續修工作者,始於庚子賠款的利用。民國13年(1924)4月,日本外務省派代表與我國外交部代表會商,協定成立東方文化事業總委員會,利用日本應得的庚款從事於有益於文化的工作。當時因北洋政府國會議員邵瑞彭、李盛鐸等人相繼籲請政府續修〔四庫全書〕,東方文化...
四庫全書文集篇目分類索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庫全書文集篇目分類索引〕由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四庫全書索引編纂小組編輯,於民國78年(1989)由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
  全書共5冊,係根據75年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之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編纂。收錄款目係將〔四庫全書〕中之歷代重要典籍3,400餘種,以總別集所收的文篇為主,並增以各書首尚未刊削的序文、史部詔令奏議之篇目及地理類之藝文等,依其性質分類,編成索引。共收錄款目240,000條。
  該索引分類乃仿效王重民於24年編纂之〔清人文集篇目分類索引〕,釐分為3類:學術文、傳記文、雜文,並略斟酌,擇其精要之處從之。茲分別說明其編輯體例如下:
  (一...
四庫全書目錄索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庫全書目錄索引〕,臺灣商務印書館在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之後有鑑於原書「總目」與「簡明目錄」卷帙繁多、披覽不易、內容與原書亦間有出入,特加編景印本全書目錄暨索引,以利檢索。
  全書分為目錄、文淵閣〔四庫全書〕分架圖、以及索引等3部分。目錄之編排悉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之部冊順序,各書次第則以冊內頁碼之先後為準。所著錄之書,標示其所在冊次、所屬分部(經、史、子、集)冊次、冊內之起始頁碼、書名、卷數、原書冊數、撰者或編纂輯注者之姓名。若附錄之書有單行性質與獨立名稱,則一一標出其書名、頁碼、及冊次;作者之朝代不詳以方框(□)表示,姓氏不詳則題曰「不著撰人」;若一書已收錄於商務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