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18.77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失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去就學的機會。唐.杜甫〈屏跡〉詩三首之二:「失學從兒懶,長貧任婦愁。」《浮生六記.卷一.閨房記樂》:「所愧少年失學,稍識之無,不過記其實情實事而已。」
失學民眾補習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學民眾補習教育係民國三十八年以後在臺灣地區所實施的一種失學民眾的識字教育活動。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遷臺以後,鑑於當時不認漢字、不會說國語之民眾高達百分之八十,基於國家建設的實際需要,乃決定進行大規模的識字教育運動。由臺灣省教育廳擬定實施計畫,以十三歲到四十五歲的失學民眾為對象。其做法就是在臺灣各地區普遍開設失學民眾補習班,簡稱民教班。
  失學民眾補習教育分為初、高兩級。初級班修業四至六個月,高級班修業六個月至一年。但均得依地區環境的特殊性,選擇重要課程教學並縮短修業年限。民教班並無統一而固定的課程與教材,各班得依實際需要自行決定課程與編寫教材。民國四十年(1951)以後,改用臺灣...
  〔各省市失學民眾強迫入學暫行辦法〕係由教育部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八月公布,計十四條。規定:各省市在施行強迫入學辦法時,應製發失學民眾調查表,督飭所屬縣於一定期內,先將超過義務教育年齡之失學民眾調查竣事,依據實施;各縣市除設置縣市強迫入學委員會外,應分區設置區強迫入學委員會,主持強迫入學事宜。至於失學民眾強迫入學事宜,應由縣市長督策全縣市教育行政人員、各種小學、各種民眾學校及警察自治等人員協同辦理外,並明訂各縣市失學民眾,應分期強迫入學,第一期為十六歲至三十歲,第二期為年齡之較長及較幼者;每期以三年為限。但情形較為特殊者,得將限期縮短或呈准酌量延長之。鄉村施行強迫教育時,應避免農忙時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丟掉、遺落。如:「喪失」、「遺失」、「失而復得」、「失魂落魄」。
錯過、放過。如:「失之交臂」、「錯失良機」、「機不可失」。
找不到。如:「迷失方向」。
錯誤。如:「失誤」、「過失」、「言多必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脫離掌握。如:「失控」、「失足落水」。
違背、不合。如:「失信」、「失禮」、「失職」。
不稱心。如:「失意」、「失望」、「失志」。
改變,和常態不同。如:「失常」、「驚惶失色」、「痛哭失聲」。
不識之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與「不識之無」同源。見「不識之無」條。 01.清.沈復《浮生六記.卷一.閨房記樂》:「所愧少年失學,稍識之無,不過記其實情實事而已。」 參考詞語︰僅識之無注音︰ㄐ|ㄣˇ ㄕˋ ㄓ ㄨˊ漢語拼音︰jǐn shì zhī wú釋義︰識字不多。與「不識之無」同源。見「不識之無」條。 01.《聊齋志異.卷八.醫術》:「相之曰:『子當以術業富。』張曰:『宜何從?』又顧之,曰:『醫可也。』張曰:『我僅識之無耳!烏能是?』」
一貧如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家徒四壁,貧無立錐,甕牖繩樞,簞瓢屢空反義:金玉滿堂,富可敵國,腰纏萬貫辨似: 「一貧如洗」及「家徒四壁」都有十分貧窮的意思。 「一貧如洗」側重於形容個人的貧窮程度;「家徒四壁」側重於形容家居的貧窮景況。 一貧如洗 家徒四壁 辨似例句 ○ ㄨ 沒想到昔日的富翁,連著幾次投資錯誤,弄得家產賠光,~。 ㄨ ○ 李董事長從未忘記幼時~的困苦情景,因此經常捐款幫助失學兒童。
績效責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美國而言,由於公立學校辦學品質良莠不齊,許多家長對公立學校失去信心,公立學校的測驗分數低落,喪失學術標準及紀律,這種平庸化的現象,引起民眾普遍不滿,因此要求學校要落實績效責任,要提升學校績效(Murphy,1993),透過建立清楚的學校目標,以推動教育改革。2001年公布的NCLB即是以績效責任為中心的教育改革運動。我國1996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內容提出了教育改革的五項重大建議,其中一項即為教育鬆綁。教育鬆綁為目前教育改革的主流,主張對於中小學教育進行鬆綁,解除不當的限制與規範...
憾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人失望、遺憾的事。[例]自小失學是陳伯伯生平的一大憾事。
不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恰當、不合宜。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紅樓夢》第一五回:「但吾輩後生甚不宜鍾溺,鍾溺則未免荒失學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