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35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引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可記錄式光碟中,指光碟中每一記錄場次記錄結束的扇區(代表資料結束)。第一次的記錄場次結束需使用6750扇區,後續的記錄場次結束只需2250扇區。參【引入】(lead in)、【多場次對話】(multisess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如:「牽引」。
領導、帶領。如:「指引」、「引導」、「引人入勝」。
招來、招致。如:「引起」、「引禍」、「拋磚引玉」。
援用。如:「引用」、「引證」、「援引」、「旁徵博引」、「引經據典」。
伸長、延長。如:「引領而望」、「引吭高歌」。
離去。如:「引退」、「引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裡面去到外面。與「入」相對。如:「出門在外」、「足不出戶」。
產生、發生。如:「出汗」、「出水痘」、「出毛病」、「出事了!」
脫離、離開。如:「出家」、「出軌」、「出走」。
給與、支付。如:「出錢」、「出納」、「量入為出」。
表現、顯露。如:「出現」、「出洋相」、「水落石出」。
超越。如:「出乎意料」、「容貌出眾」、「出人頭地」。
發洩。如:「出氣筒」、「出了口怨氣」。
到。如:「出席」、「出場」、「出勤」、「出庭」。
策劃、擬定。如:「出計謀」、「出主意」、「出題目」。
放在動詞之後,表示動作的效果。如:「拿出好成績」、「看出嚴重性」、「做出這等事」。
拋磚引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磚拋出,引回玉來。後以此為自謙之詞,比喻自己先發表的粗陋詩文或不成熟的意見,以引出別人的佳作或高論。《景德傳燈錄.卷一○.趙州東院從諗禪師》:「趙州觀院從諗禪師,……時有一僧便出禮拜,師云:『比來拋磚引玉,卻得個墼子。』」《幼學瓊林.卷三.珍寶類》:「以小致大,謂之『拋磚引玉』。」
涇渭分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斷家私》:「原來梅氏平生謹慎,從前之事,在兒子面前,一字也不題,只怕娃子家口滑,引出是非,無益有損。守得一十四歲時,他胸中漸漸涇渭分明,瞞他不得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引出、提出。《淮南子.主術》:「使言之而非也,雖在卿相人君,揄策於廟堂之上,未必可用。」《漢書.卷二二.禮樂志》:「神之揄,臨壇宇。」唐.顏師古.注:「言神引來降臨之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引出。《廣韻.平聲.尤韻》:「抽,引也。或作紬,紬引其端緒也。」如:「抽絲」、「抽紗」。
調虎離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是叫沙和尚當他的助手,再一次來到寺廟。因有過之前一次失敗的經驗,孫悟空就想出一個方法,先把那個道人引出寺廟爭戰,沙和尚再趁著二人交戰的機會,探井取水。這個方法果然奏效,沙和尚已取了水,此時孫悟空正想趕盡殺絕,但沙和尚卻喊道:「饒了他吧!」孫悟空一聽,就告訴如意真仙,這次用「調虎離山」的計策,已經順利取了水,且念在他之前不曾犯法,於是就放了他一馬,並且警告他以後再有人來取水,不可以再有要挾、勒索的行為。後來「調虎離山」就用來比喻用計誘使對方離開他的據點,以便趁機行事,達成目的。
發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發現、引出。如:「發掘人才」。
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常必須是指著有機體需要的東西。在巴夫洛夫的實驗研究中,增強物被視為任何非制約刺激,即指可由有機體引出自然和自動反應的任何刺激而言,在巴夫洛夫的研究中像溫和的酸或電擊等被用來當作非制約刺激,並不是不平凡的刺激;正確的說法,應稱此等刺激為增強物,但是很難將它們視為獎賞,因為獎賞常被視為可欲的事物,(而增強物未必如此)。史京納派的學者民反對年增強物的名詞視為與獎賞同等的說法,對他們來說,增強物強化任何在增強物出現以前立即發生的行為。獎賞通常被認為僅是給予或接納有價值成就的東西,而該項成就往往需要投資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或被社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