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5.1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後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學上指相比的兩個數,在比號之前的稱為「前項」,在比號之後的稱為「後項」。如a:b=3:1,則b、1為後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脖子。如:「項鍊」、「項圈」、「項上人頭」。
錢、經費。如:「款項」、「進項」。
條款、種類。如:「注意事項」、「逐項討論」。
量詞。用於計算事物分類或件數的單位。如:「十項建設」、「女子七項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位置上與「前」相對。如:「後面」、「背後」。
在時間上與「先」相對。如:「先後」、「先來後到」、「後來居上」。
子孫。如:「後嗣」、「後代」、「名人之後」。
群策群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的記載,秦朝滅亡之後,楚、漢爭奪天下,結果在垓下這個地方,劉邦的漢軍重挫了項羽的楚軍,之後項羽突破重圍逃到烏江,在烏江畔,他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覺得沒有顏面回去見故鄉的父老,於是自刎而死。項羽將自己失敗的原因歸為天命所致,但漢朝的揚雄不贊同,他認為:「劉邦懂得運用眾人的計策和力量,因此可以得到天下;而項羽因為不能知人善任,剛愎自用,最後落得兵敗自刎的下場,這和天命有什麼關係呢?」此段話見載於《法言》,後來「群策群力」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演變而出,用來指聚合眾人的智慧和能力。
無顏見江東父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漢相爭,項羽被漢軍困在垓下,四面楚歌。後項王帶領騎士衝殺,退到烏江西岸。烏江亭長勸項羽渡江回到江東,據地為王。項羽笑曰:「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乃自刎而死。見《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後以無顏見江東父老指心懷羞愧,沒臉見自己人。
初始效應和新近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般而言,我們對首先呈現的項目會比對後來的項目有較多的心理複誦。相對地,新近效應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在最後項目與測驗之間很少有或根本沒有其他訊息介入。 舉例老師應該考慮初始效應和新近效應的問題。這些效應意味著,在一節課開始或結束前所教導的訊息,比其他時間教導的訊息更可能保留下來。為運用這個現象,老師應該在上課時,將最重要的新概念放在該節課的最前面,然後在該節課結束前做摘要。許多老師一開始上課就點名、收午餐費,檢查家庭作業、和進行其他非教學的活動。然而,較佳的做法應該是延後這些非教學的活動;一上課就立刻教導重要的概念,而在接近...
劉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曾被扣為人質的劉邦的父母妻子之後,劉邦卻背信偷襲。項羽退到垓下,劉邦用四面楚歌之計瓦解楚軍軍心,最後項羽走投無路,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只好自刎於烏江邊。這場歷時五年(高祖元年(前206年)元月至五年(前202年)十二月)的楚漢戰爭,終以劉邦一統天下,項羽徹底敗亡而自殺告結束。 建立漢朝項羽敗亡後,高祖六年(前202年)正月甲午,劉邦於泛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洛陽(不久遷至長安),定國號為漢,史稱西漢。並立王后呂雉為皇后,立太子劉盈為皇太子。劉邦稱帝後,採取了許多重要措施,例如:分封天下諸侯;減輕賦稅,「與民休息」;凡民以...
新近效果recency_effec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短, 尚在短期記憶之中,只要稍加運作,便能再次呈現而不致遺忘。而相較居於序列中間部分的項目,可能受前後項目訊息干擾緣故,以致最不易記得。若要求受試者在回答之前,先進行一些令其分心的干擾作業,通常致使新近效果消失,因為分心作業將導致受試者無法將刺激項目及訊息保存在立即性的記憶之中。學者Glanzer和Cunitz在1966年的實驗中,讓受試者在延遲0秒、10秒、30秒的三種情況下,自由回憶先前呈現的15個項目。結果顯示,延遲30秒則新近效果消失,顯示30秒後,訊息若沒有經過複述,便從短期記憶中消退。複誦是一種在短期工作記憶...
代為說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項斯未出名前,楊敬之愛其詩,曾贈詩云:「幾度見詩詩盡好,及觀標格過於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後項斯詩流傳至長安,次年就擢上第。典出《唐詩紀事.卷四九.項斯》。後指替人說好話。如:「他為得到這分工作,不斷找人代為說項。」
差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數列的差分,指將後項減去前項所得的數列。如平方數列為:1、4、9、16、25……,則其差分數列:1、3、5、7、9……。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