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憂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慮國事。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朝廷無至忠憂國之臣,不惜傷損威重。」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二七齣:「班隨郎署沐恩波,誅佞曾將寶劍磨,憂國鬢蕭疏,何日朝廷清妥。」
憂國憂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慮國家大計和人民疾苦。宋.范仲淹〈謝轉禮部侍郎表〉:「進則盡憂國憂民之誠,退則處樂天樂道之分。」也作「憂民憂國」。
憂國憂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慮國事及時局。如:「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應具有憂國憂時的胸懷。」
憂國恤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慮國事,憐恤百姓。漢.徐幹《中論.卷下.譴交》:「文書委於官曹,繫囚積於囹圄,而不遑省也。詳察其為也,非欲憂國恤民,謀道講德也。」也作「憂國哀民」。
憂國哀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慮國事,哀憐百姓。漢.王符《潛夫論.救邊》:「會坐朝堂,則無憂國哀民懇惻之誠,苟轉相顧望,莫肯違止。」也作「憂國恤民」。
憂國忘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慮國事,將個人私務棄置一旁。《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邈傳》:「忠清在公,憂國忘私,不營產業,身沒之後,家無餘財。」《古文苑.卷一九.碑.楚相孫叔敖碑》:「其憂國忘私,乘馬三年,不別牝牡。」
憂國忘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勞國事,不顧自身安危得失。《晉書.卷六四.武十三王傳.淮南忠壯王允傳》:「故淮南王允忠孝篤誠,憂國忘身,討亂奮發,幾於克捷。」《明史.卷一七○.于謙傳》:「至性過人,憂國忘身。」
憂國忘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心憂慮國事,把家庭私事置諸度外。《後漢書.卷一五.來歙傳》:「中郎將來歙,攻戰連年,平定羌、隴,憂國忘家,忠孝彰著。」《南齊書.卷四七.王融傳》:「臣每覽史傳,見憂國忘家,捐生報德者,未曾不撫卷歎息,以為今古共情也。」
憂民憂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慮國家大計和民生疾苦。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二七齣:「鏡中華髮為誰班,憂民憂國減容光。」也作「憂國憂民」。
憂國愛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慮國事,關愛人民。《戰國策.齊策四》:「寡人憂國愛民,固願得士以治之。」《元史.卷四.世祖紀》:「憂國愛民之心雖切於己,尊賢使能之道未得其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