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2.9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批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王對臣子或長官對部屬的奏疏呈文,加以批示或答覆。《新唐書.卷四六.百官志一》:「玄宗初,置『翰林待詔』,以張說、陸堅、張九齡等為之,掌四方表疏批答、應和文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注意見。如:「批注」、「眉批」。
評斷。如:「批評」、「批判」。
在公文上作裁示、指示。如:「批可」、「批示」。
大筆的買賣。如:「批發」、「批貨」。
量詞。用於計算成群的人或物品的單位。如:「一批旅客」、「三大批木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對、回覆別人的問題。如:「答案」、「回答」、「對答」、「答覆」。
回報。如:「報答」、「答謝」、「答禮」。
准許。如:「答應」。
狀聲詞。形容時鐘或水滴的聲音。如:「時鐘滴答滴答地走。」、「水滴沿著屋簷滴滴答答地落下!」
羞答答:不好意思的樣子。如:「新娘子看起來總是羞答答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勤勉、努力。《詩經.小雅.十月之交》:「黽勉從事,不敢告勞。」宋.蘇軾〈賜文武百寮太師文彥愽已下上第一表請舉樂不許批答〉:「顧未深明吾意,三復太息,難於黽從。」
宥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樞密院。因掌管軍事機密,故稱為「宥密」。宋.蘇軾〈賜正議大夫樞密院事安燾乞退不允批答〉:「宥密之司,安危所寄。」
密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慎密、機密。《三國志.卷一六.魏書.任蘇杜鄭倉傳.杜畿》:「與聞政事密勿大臣,寧有懇懇憂此者乎?」唐.李德裕〈謝賜讓官批答狀〉:「承訏俞之命,或慮闕遺,奉密勿之機,實憂不逮。」
方孝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召孝儒入京,任翰林侍講學士。次年,值文淵閣,尊師以禮,帝讀書有疑,即召講解。凡國家大事,命孝儒就坐前批答,時宮中纂修《太祖實錄》及《類要》,孝儒任副總裁。後調文學博士,奉命與董倫、高遜志等主持京考。=著作=著有《遜志齋集》一書。=思想觀點=由於他調和了道學家和古文家的見解和文論。同時承認「文」與「道」並存的價值,因此在他以後的古文,勢必內涵與形式兼顧,而道學家的作品也必兼具古文的筆法。可見其在文學思想、理論上,直接或間接地對明清文風的影響。=評價=雖然方孝儒為民族、為國家、為正義、為真理、為廣大的眾庶殉難了,但其思想和理...
大學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始於唐中宗景龍二年。宋沿襲之,昭文館、集賢殿置之。明代專設之,為宰輔之官,職務為批答奏章,整理政務。清沿之,為文臣中職位最高者。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