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51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杜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59~1952)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兼教育家。曾創辦試驗學校,以實驗其教育學說,後任哥倫比亞大學哲學教授。西元一九一九年來我國演講,次年任北京大學哲學教授。主張哲學研究應離開玄虛問題,而以解決人生實際問題為主旨。著有《學校與兒童》、《思維術》、《平民主義與教育》等書。
杜威教育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常自稱其哲學體系為「經驗的自然主義」或「自然主義的經驗論」,但其所說的經驗(experience)與古典經驗主義者所主張的有別。杜威將經驗分為「直接的經驗」(Immediate Experience)與「反省的經驗」(Reflective Experience,二者並不對立,而是具有不斷循環的辯證關係。如兒童原來對那些東西可燃並不知道,若由開始燒紙張學習,發現紙很容易燃燒,就可形成紙是可燃的概念。杜威解釋,直接燃燒紙張的活動歷程是直接經驗,所形成的抽象概念則是反省的經驗。故反省經驗源自直接經驗,所形成的反省經驗具有在日後認知歷程中之指導作用...
杜威的學校教育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威的學校教育計畫,是指美國當代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在一八九六年建立的實驗學校(laboratory school)中的教育活動,及一八九九年出版的〔學校與社會〕(The School and Society)一書的理念。杜威認為學校是社會的雛形,最能反映社會中的種種生活;學校也應該是一種動力,藉由此種動力能夠創造出更有價值、更美麗及更和諧的社會。杜威所提出的學校教育計畫,與前人最大的不同,是將學校生活與社會生活融為一體,學校不再孤立於社會之外。我國教育學者徐宗林認為,杜威對學校的概念受社會學家的影響。杜威認為:(1)學校為一社會組織;(2)學校的主要功...
杜威十進分類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威十進分類法〕,簡稱〔杜威分類法〕,乃美國圖書館先驅杜威(Melvil Dewey, 1851-1931)所首創。該分類法第1版於1876年發表時,題為[A Classification and Subject Index for Cataloging and Arranging the Books and Pamphlets of a Library],全文僅44頁,主表僅有10大類及1000小類(000-999),最後為一主題索引,自第2版(1885)開始,正式定名為[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此後每數年修改一次,第2版至第13版的修訂工作,均由杜...
杜威(J._Dewe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威(J. Dewey)美國進步主義思想的代表人物。認為知識的來源在活動,在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透過交互作用,人不僅要運用感官,更要用頭腦。知識既不是如經驗主義者所言來自感官,也不是如理性主義者說的來自理性,而是在於活動。此即為杜威所言「做中學」的道理。而在知識價值上,杜威認為知識的價值該視當前社會生活的需要而定,發展知識就是要改善世界。知識是改善人生的工具,是服務社會的...
杜威十進位分類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將知識分類的方法。為西元一八七六年美國圖書館學者杜威所創,故以名之。此分類法將知識分成十六類,包括(0)總類、(1)哲學類、(2)宗教類、(3)社會科學類、(4)語言類、(5)自類科學類、(6)應用科學類、(7)藝術類、(8)文學類、(9)歷史類。每一大類下再以十進位的方法分小類,相同的數字賦予相同的意義,以此類推。如:「杜威十進位分類法對圖書的分類上架十分有利,故廣為世界各國採用。」
杜威(John Dewe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威(1851-I93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威於1851年12月10日生於美國紐約州的Adams,Center,1874年畢業於阿姆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畢生致力於圖書館事業,貢獻之大,至今無人能及,他於1931年病逝,享壽80歲。
  杜威對圖書館事業的貢獻,不勝枚舉,就其最主要者言,有以下各項:
  (一)〔杜威十進分類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的創始人。該分類法於1876年問世時,題為[A Classification and Subject Index for Cataloging and Arranging the Books and Pam...
杜威教育社會學思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學者杜威(John Dewey, l859~1952)也屬古典教育社會學思想家之一,在一九一六年出版的〔民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一書中曾明白的指出,從非正式教育轉變到正式學校教育的過程中,必須注意教育與生活脫節的問題。根據杜威的看法,非正式教育是個人的、生動的,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的;而正式教育若無妥善安排,則不但容易流於孤立與書本化,與實際脫節,且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學校所安排的學習活動,應該盡量融貫正式教育的功能及非正式教育的性質。唯有如此,學生才能認識本身權力及其所學習材料的社會意義。杜威提出其著名的兒童本位教育的主張。反對傳統權威式的教...
杜威實驗學校(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威實驗學校(或稱Laboratory School)於一八九六年建立於美國芝加哥大學,延續了七年一直到一九○三年。實驗學校是杜威早期教育思想的實驗室,其設計理念與杜威後來系統化的教育理論密不可分。
  在校學生並不多,最開始僅十六名學生,最多時是一百四十名,年齡從四歲到十四歲不等。分班的依據建立在學生的共同興趣與社會和諧的基礎之上;班級又分成學習小組,以擴大對所有兒童個人權益之關注。這所學校沒有正式考試,孩子之間也不強調優劣比較或等級評比。
  學校的特色有二:(1)強調社會生活:實驗學校的辦學目標:「在行政管理、課程規劃、教與學的選擇,以及紀律要求,一方面顧及學校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