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3.04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歷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往各次。如:「在歷次競賽中,他都能拔得頭籌。」清.韓菼〈平定三逆方畧序〉:「於是,宣付史館。歴次用兵以來平定方略,自康熙癸丑十二年三月始,訖於辛酉二十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二的,排序緊接在後的。如:「次日」、「次年」、「次子」。
等級較差的。如:「次等」、「次貨」、「次級品」。
等第、順序。如:「名次」、「次第」、「層次」、「次序」。
旅途中暫居的處所。如:「旅次」、「客次」。
量詞。用於計算動作回數的單位。如:「初次嘗試」、「第三次段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往的。如:「歷年」、「歷代」、「歷次」、「歷史」。
借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用別人的經驗或言行做為自己的參考或警惕。[例]他以歷次的失敗經驗為借鏡,改善缺失,終於諦造了佳績。
戴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亦極用力於此學,為集樸學吳皖兩派之大成者。三十八歲時以舉人充任四庫全書編纂官。戴震雖以學問名世,但歷次赴試皆不第,後得賜同進士出身,改翰林庶吉士,乾隆四十二年卒於官。戴震生當對宋代理學反動的乾嘉時代,凡言性言理者皆受「枯薄無本」之譏。戴震的義理不從程、朱的觀點出發,而是從訓詁來支持他的義理系統,晚年成《原善》、《孟子字義疏證》二書,亦頗以此自豪,為時人皆尊其考證而輕視義理,章學誠云:「凡戴君所學,深通訓詁,究於名物、制度,而得其所以然,將以明道也。時人方貴博雅考訂,見其名物、制度有合時好,以謂戴之絕詣在此。及戴注《論性...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